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的时候,西汉国力强盛。然而,身居高位的汉武帝却无法摆脱问题。而他也正是在不断地消除问题的过程中,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大汉帝国。请你根据下列史料,完成下列任务。

[“守业难”之王国问题]

材料一:同姓王引起的藩国危机

[“守业难"之经济问题]

材料二:汉武帝刚继位时,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 禁绝,盐铁经营权也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守业难”之思想不统一]

材料三:

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1. (1) 图1和图2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是怎样造成的?
  2. (2) 由图2到图3的变化是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而取得的结果?
  3. (3)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实施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 (4) 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什么“心神不宁”
  5. (5) 材料四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6. (6) 试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里的“皇上”是指(  )

A . B . C . D .
把相关选项用线段连接起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              ③攻占巴士底监狱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台湾府 B . 北庭都元帅府 C . 澎湖巡检司 D . 台湾省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
A . 南京和武汉 B . 南京和上海 C . 重庆和武汉 D . 南京和重庆
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而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是(     )

A . 百家争鸣 B . 商鞅变法 C . 楚汉战争 D . 文景之治
1996年列入《863计划纲要》并作为高科技术发展重点的是(    )

A . 信息技术 B . 生物技术 C . 能源技术 D . 海洋高技术
2015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成立,这体现了我国(   )
A . 稳步推进改革开放 B . 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C . 继续贯彻“一国两制” D . 增加沿海开放城市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中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以下法律文件不属于材料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是(    )
A . 《人权宣言》 B . 《独立宣言》 C . 《权利法案》 D . 《民法典》
源于古代印度,西汉传入中国,主张“众生平等”的宗教是(  )
A . 佛教 B . 五斗米教 C . 道教 D . 伊斯兰教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是 ( )

A . 《向日葵》 B . 《蒙娜丽莎》 C . 《格尔尼卡》 D . 《记忆的永恒》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交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板组。”“它”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金—阿保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1948年6月,西方国家占领区进行货币改革,用新马克代替旧马克,苏占区也进行货币改革,东西占领区的经济被完全分隔开来。……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材料反映的是(  )
A . 冷战的开始 B . 柏林墙的修筑 C . 德国的分裂 D . 两极格局形成

2014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A.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B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对台政策

我们现在发现的远古人类的遗物,如门齿、头盖骨等都是

A .深埋于地下的原物 B .化石

C .经过加工的仿制品 D .冷冻的真人

下面是某次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统计表:该战役是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 5万副

88万辆

76 7万头

8500

9 6亿斤

20 6万副

A.北伐战争          B. .百团大战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A. 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 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

C. 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 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l2345……”.我们都认识这些阿拉伯数字,并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你知道这些阿拉伯数字最初是什么人创造的吗?

A.阿拉伯人    B.古埃及人      C.古印度人    D.中国人

 “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A.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