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 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持子婿之礼甚恭,既而 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回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 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卷 196 上
材料一:下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
材料二:下图是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右图是某水利工程实景图。
它的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阙,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
北宋的都城是 (古名),南宋的都城是 (古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天,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材料二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97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材料三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以上材料均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描述出现在什么重大事件中?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该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是指什么革命?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文件是什么?“与大英帝国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蒋介石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