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这个“大团体”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里的“大团体”指的是(   )
A . 强学会 B . 兴中会 C . 同盟会 D . 国民党
“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

A . 飞机的发明 B . 汽车的发明 C . 汽船的发明 D . 火车的发明
14世纪从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倡导 主义,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 开辟,促进世界开始由孤立、分散向整体方向发展。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没有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躁冒进的错误。图中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图片_x0020_5   图片_x0020_6    图片_x0020_7

A . 土地改革 B . “大跃进”运动 C . 恢复国民经济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 . 经济的繁荣 B . 文学艺术的兴盛 C . 政治的清明 D . 社会风气的开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 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持子婿之礼甚恭,既而 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回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 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卷  196 上

  1. (1) 材料中的“弄赞”指谁?“子婿之礼”是什么意思?
  2. (2) “以文成公主妻之”在历史上称做什么?“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哪一城的什么宫?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解放初的土地改革,建立起了集体土地所有制。

查士丁尼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
A . 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 . 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C . 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 . 利用法律维护统治
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A . 公元前260年 B . 公元前356年 C . 公元前230年 D . 公元前221年
抗战时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担任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是(  )
A . 郭沫若 B . 黄炎培 C . 马寅初 D . 沈钧儒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之所以过着定居生活首先得益于(  )

A . 原始农业的发展 B . 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C . 原始商业的发展 D . 原始畜牧业的发展
1931年10月21日,美国政府为纪念一位伟大发明家的逝世曾下令停电1分钟;1979年,美国政府又花费了几百万美元,举行长达一年之久的纪念活动,来纪念这位伟人的某项发明诞生一百周年,这位伟人是(    )
A .   瓦特 B . 本茨 C . 爱迪生 D . 诺贝尔
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很受中学生的喜爱,其中有句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其中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

A . 长平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制学校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的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可见,这一时期人们(    )
A . 崇尚尊君尚武精神 B . 渴望死后升入天堂 C . 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D . 推崇教廷苦行禁欲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发达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文物考古对我们研究古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

材料二:下图是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右图是某水利工程实景图。

它的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阙,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河姆渡,人已具备的生活技能。
  2. (2) 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夏商周时期的哪些历史信息?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水利工程?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水利工程的建造有哪些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北宋的都城是              (古名),南宋的都城是              (古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49130,一个晴朗的冬天,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材料二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979714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15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材料三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以上材料均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描述出现在什么重大事件中?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该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是指什么革命?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文件是什么?与大英帝国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蒋介石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