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两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东方和西方”中“西方”的核心国家是谁?
  2. (2) 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反映20世纪两国的“仇”“和”的事例各一个。
  3. (3) 综合以上材料,回答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各方代表出席大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 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 .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令世界关注的焦点,但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闻名的发源地之一.在这一流域产生的文明古国是(    )
A . 古代印度 B . 古代埃及 C . 古代希腊 D . 古巴比伦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
A . 均贫富 B . 杀人者死 C . 均田免赋 D . 起兵为百姓
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的南宋抗元名将是(    )
A . 寇准 B . 陆秀夫 C . 文天祥 D . 岳飞
印度种姓制度中,下列选项符合当时手工业者身份的是(   )
A . 掌管祭祀 B . 掌管行政权力 C . 与国王的女儿通婚 D . 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其一是孔子的“仁”的思想,其二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不管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民本”,都体现了关注人、重视人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再次强调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有了道德才配天命,而“德”却是用来“保民”和“爱民”。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特别尊敬,正如西塞罗所说,是因为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三: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摘编自冯克诚《世界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
  2. (2) 根据材料二,请结合古希腊的哲学成就分析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
  3. (3) 材料三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艺术领域能够体现该核心思想的代表作品。
  4. (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对新时代“人文精神”的深刻体现。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何积极影响?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
A . 杨坚 B . 杨广 C . 李世民 D . 刘邦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日交往的是(    )
A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真心照太清 B .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除 C .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鏑无声五十年 D . 九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毓
阅读下列材料: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做出决断,不可拖延。”

——

请回答:

  1. (1) 这是对什么建议的批示?

  2. (2) 这个建议后来形成了什么计划?

  3. (3) 这个批示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美国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的总部在美国的西雅图市,波音公司在美国有自己的总装厂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产厂和研发中心。但是,一架设备先进的飞机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厂,如波音757—200的发动机就由英国工厂制造。中国的工厂也为波音飞机生产部分重要配件……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目前的60多倍。

  ——中图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使自己从中得益,而且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温家宝

材料五: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2. (2) 请提取材料二中最能反映经济全球化趋势本质要求的语句。

  3. (3) 材料二中“如波音757—200的发动机就由英国工厂制造。中国的工厂也为波音飞机生产部分重要配件”这句话反映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哪一具体表现?

  4. (4)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 (5) 材料五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并给出理由和对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六居而野处。(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居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周易·系辞下》

材料二:如图

  1. (1) 材料一记载的内容是真实的吗?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2. (2) 材料二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3. (3)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4) 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 (3) 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 (4)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如果要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的相关内容归纳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 . 走向近代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穿越时空到近代中国,去和英雄们一起创造历史!假如你穿越到1927年,下列各项中有可能参与的是(    )

A . 秋收起义 B . 井冈山会师 C . 红军长征 D . 卢沟桥自卫反击战
元朝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是(    )

A . 中书省 B . 行中书省 C . 宣政院 D . 理藩院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80余年的奋斗历程。(1)请依据年代尺提示信息写出相关事件的名称。(2)列出党在东北地区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或建设史实两例。(3)结合图示信息谈谈你的感悟。(8分)

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基础的是

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帮的活动

D商品贸易的兴盛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它开始形成于(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哥伦布航海        D.昭君出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