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昭君出塞 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①法国大革命
②俄国1861年改革
③美国内战
④日本明治维新
如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该著作应是( )
下图是《清朝疆域图》,图中反映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B.通过设置行省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设置台湾府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D.辽阔的疆域造成清朝出现地方割据局面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即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初步构建了战后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构建的?两次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3)说出“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据此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重点在哪个地区?
(4)“一超多强”中的“一超”指哪个国家?“多强”指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7月8日,中国发表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之领土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
材料二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和国民政府宣言发表的相同背景是什么?宣言的发表具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反法同盟”,维护了法国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后来,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激起人民反抗。1812年,他率军入侵俄国,惨败而归。欧洲大陆的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瑞典等封建国家和英国乘机围攻法国。在1813年秋天的莱比锡战役中,法军失败。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沙俄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领土,作为其侵略据点。1685年,康熙帝派清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雅克萨,俄军被迫投降。但清军撤走后,沙俄又重返雅克萨。1686年,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俄军损失惨重。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2012年4月10日,因菲律宾军舰欲抓扣我渔民,引发中菲南海对峙。针对这一事件,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一是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丝毫让步。二是和谐稳定是中国要维系的大局……。应该说,通过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处理争议,仍是当前解决黄岩岛问题的最佳路径,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将这种努力进行到最后一刻。……”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
(1)请回答材料一中“他”是谁?
(2)根据材料一回答,“他”发动的对外战争性质有何变化并导致了什么结果?
(3)依据材料二、三回答,康熙帝处理领土争端和当前中国政府对待南海争端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
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