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下面是我国1978~2016年某些项目的变化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1978年

1992年

2001年

2008年

2016年

乡镇企业(万个)

152

2092

2115.54

2599

﹣﹣

外汇储备(亿美元)

1.67

194.43

1655.74

19460.30

30105.17

钢产量(万吨)

3178

8094

12850

﹣﹣

104813.5

粮食总产量(万吨)

30477

﹣﹣

46218

52871

61791

A . 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B .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结果 C . 钢产量迅速增长是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    )
A . “自然无为” B . “仁者”“爱人” C . “以法治国” D . “兼爱”“非攻”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
A . 遭到了普遍反对 B . 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C . 最终必然会失败 D . 忽视了道德教化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 .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 .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 . 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 .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城濮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14—1918年的战争中,交战国共计使用了45种以上约12.5万吨的毒气,造成了100多万人伤亡,其中死亡10万多人,化学武器属大规模的毁灭性杀伤武器,人们为禁止使用这种残忍的武器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日内瓦议定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把化学武器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材料二


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踊跃购买国债,积极组织工厂内迁;科学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提高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文化界人士组织许多救亡团体,宣传抗日;海外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化学武器最早使用于哪次战争?根据材料指出国际社会对使用化学武器的态度。

  2. (2) 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战争形势?面对这种形势,反法西斯国家在1942年初采取了什么对策?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请举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建立联合国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哪一次会议对联合国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对于古代宗教,有人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有人说是信仰,也有人从中得到了启迪。不少古代统治者利用宗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世界三大宗教在教义上都强调(    )
A . 教人忍受现世苦难,放弃斗争 B . 反对暴政剥削,主张自由平等 C . 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 D . 宣传众生平等,破除等级界限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  )

A . 金田起义爆发 B . 定都天京 C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 . 攻破江南、江北大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 . 汉朝 B . 北魏 C . 隋朝 D . 唐朝
这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 . 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 . 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 . 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 . 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A . 夏朝建立 B . 商朝建立 C . 西周建立 D . 东周开始
589年,隋灭掉_____,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空格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 B . C . D .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A . 京师同文馆 B . 京师大学堂 C . 福州船政局 D . 轮船招商局

学习历史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下面提供的关键词,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关键词:联合国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A. 步人近代社会                               B. 一战后初期的世界

C.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D.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现代派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以下绘画作品属于现代派绘画的是

A《拾穗者》/米勒

B《阳台》/莫奈

C《咖啡壶边的妇女》/塞尚

D《格尔尼卡》/毕加索

 

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下列图片:

      

         图1 都江堰                   图2 隋朝大运河

请回答:

1)简述图1、图2工程的主要功能。

2)两项工程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当今世界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有

A.欧盟、印度                        B.欧盟、日本、巴西

C.日本、中国、俄罗斯                D.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马克·波罗来华

“沸水顶壶盖”“苹果落地”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却引发了两位科学家的思考,促成了两项科学发明(发现).这两位科学家和两项科学发明(发现)分别是(  )
A. 达尔文﹣﹣进化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
B. 史蒂芬孙﹣﹣火车 莱特兄弟﹣﹣飞机
C. 哈格里夫斯﹣﹣纺纱机 爱迪生﹣﹣电灯泡
D. 瓦特﹣﹣蒸汽机 牛顿﹣﹣万有引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