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下面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海活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 . 美洲被“发现” B . 到达了印度 C . 发现了好望角 D . 实现了环球航行
下侧是学生整理的读书摘要,据此判断它们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在农民酝酿反秦的时候,潜伏着的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也在伺机进行分裂活动。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东郡出现“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刻辞,就是这种分裂活动的征兆。导致上述反秦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 始皇帝死 B . 秦的暴政 C . 贵族煽动 D . 东郡刻辞
如下图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有关该朝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B . 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 . 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 D .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历史上著名的“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葡萄牙 D . 西班牙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 饲养水平的提高 C . 人工取火的发明 D . 原始种植业的兴起
武则天对科举非常重视,而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对科举制做出的贡献是(    )
A . 分科考试 B . 设进士科 C . 考查诗词 D . 创立殿试

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开展土地改革 B .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文革”开始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
A . 新航路开辟 B . 玄奘西游天竺 C . 张骞出使西域 D . 鉴真东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写出三个)

(2)材料二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长征期间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3)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4)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他们走出了哪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5)结合两则材料,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有的人的事迹影响千代,有的人的行为左右一个时代。以下这些人物你熟悉吗?

    

        l             2               3               4             5

1)我国的四大发明享誉全球,人物l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是            

2)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人物2的名字命名,他在数学领域的一项突出成就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该成就是                  

3)人物3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他是          

4)人物4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以欧洲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他最后发现了美洲大陆。他的名字是                 

5)“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这句名育的是人物5。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小刚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1947年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尼赫鲁成为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位领导人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③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公元纪年和世纪的换算,是我们要掌握的重要的史学常识。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2世纪前期          B.2世纪后期            C.3世纪前期           D.3世纪后期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                                           

观察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1010日晚7,革命党人新军士兵熊秉坤等当机立断,首先起义……11日,武昌起义获得胜利。

                                         ——北师大版《历史教师用书》

(1)    图一中的人物是谁?请简要评价他。

(2)    图二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刊物。在该刊物的创刊号上提出的革命旗帜是什么?

      

(3)    材料二中武昌首义发生距2011年多少周年?

(4)    你认为我们可以举办哪些活动纪念辛亥革命?(至少两种)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 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某校举办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的图片展,以下是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其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初二(1)班的同学要举行一个《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的活动,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甲午海战     D.收复新疆

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国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
(1)材料一出自哪一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的颁布有何意义?
材料二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材料二出自哪一法律文献?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主张。
材料三 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
(3)1787年宪法确定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运行机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权分立的具体内容。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可以壮国家的声望。”这是19世纪末一位民族英雄的豪言壮语。这位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