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周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中央人民政府(    )

A . 力争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成功 B . 摧毁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C . 废除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 . 完成了对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
“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 . 租地农场的出现 B . 新航路开辟 C . 文艺复兴 D . 启蒙运动
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焉”。

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措施

作用

明朝(明太祖)

A

加强了皇权

清朝(雍正帝)

B

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 (1)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 (3) 完成材料三表格中A、B两处的填空。
  4. (4)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 (1) 中医药学,史称“医圣”——
  2. (2) 文化交流,六次东渡——
  3. (3) 禁毒英雄,虎门销烟 一
  4. (4) 东北少帅,西安事变——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为印度民族独立奠定基础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 . 清华大学 B . 京师大学堂 C . 复旦大学 D . 燕京大学
2010年高考已经顺利结束,我国重新恢复高考制度是在(   )

A . 1955年 B . 1977年 C . 1986年 D . 2003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是筹建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会议,下列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是(  )
A . 建立人民大会堂 B .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 . 采取公元纪年 D . 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我们今天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他哪一教育理念的传承(     )

A . 因材施教 B . 为政以德 C . “仁”的学说 D . 广收门徒
下图青铜钱币铸有拜占庭帝国皇帝的头像,这位君主在位时,拜占庭帝国进入“黄金时代”。他是(    )

A . 君士坦丁 B . 查士丁尼 C . 伯里克利 D . 孝德天皇
依据下面材料判断,“闯王”是(    )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明末民谣

A . 陈胜 B . 张献忠 C . 张角 D . 李自成
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
A . 廉政风气形成 B . 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C . 监视地方官吏 D . 彻底废除严刑苛法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 . “一国两制” B . 民族区域自治 C . 改革开放 D . 民族平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二:《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萧华参加长征时才18岁,过草地时任红二师政委1964年9月任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在杭州疗养时,忆起那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夜不能寐,在床头上奋笔疾书,用激情和泪水创作了《长征组歌》歌词,1965年8月1日,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北京军区战友歌岸因举行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一一红军不怕远征难》在人民剧场首场演出,《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文笔,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米形式,证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自立子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长征组歌》数十年来演出千余场,历演不衰。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1. (1) 班级即将举行长征故事会:

    ①如果你是演讲者,你将搜集哪些相关资料?

    ②在你搜集的有关长征的资料中,你会突出哪些重大事件?说明理由。

  2. (2) 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国难,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3. (3)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台儿庄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平津战役
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

A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 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D .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人物姓名:

1)、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是: ______。

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他是: _____。

3)、他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周圆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 _____。

4)、他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他是: _____。

5)、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在外科手术中使用“麻沸散”,创制“五禽戏”,他是:

_______。

6)、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却忍受了残忍的“宫刑”,他是: _____。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3G”“……style”等。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新中国建立初期

“人大” “政协”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大跃进” “放卫星” “原子弹”

”时期

“红卫兵” “走资派” “上山下乡”

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经济特区”  ②“大包干”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