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有梦就有希望,梦想成就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的平等梦)

材料一  1963年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他说:“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黑人满怀希望地得到的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

(日本的强国梦)

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无产阶级的政权梦)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摘自《宣言》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100年前《EmancipationProclamation》是指什么?这个文件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马丁•路德“人人生而平等”的梦想在美国是一张空头支票?
  2. (2) 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找到的“救亡图存之路”指什么?这一事件对曰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什么样的运动?
  3. (3) 材料三中《宣言》的作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正确定位,是历史上成功范例取得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近代史上,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潮流所向。 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某同学为了把握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的时代潮流,根据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示意图,请你帮助完成。

(2)国家篇:英国的荣光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根据材料回答:“历史性的转变”指什么? 英国之所以能够抢占先机的原因有哪些?
(2)人物篇:华盛顿的智慧。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一易中天著《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解读华盛顿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怎样顺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的?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的统治类似于(    )

A . 夏朝 B . 秦朝 C . 西汉 D . 唐朝
《宋史职官志》中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为分知州权力,北宋在各州府设置了(    )
A . 通判 B . 枢密院 C . 行省 D . 御史台
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   )
A . 历史事实 B . 一手史料 C . 史料解释 D . 历史评价
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半坡聚落 C . 北京人 D . 河姆渡聚落

增长智慧是历史学习的永恒追求。以下是一次历史课堂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历史观点
(1)某中学九(4)班历史探究活动中,围绕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小明和小花有不同的看法,看完后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

★★历史述说
(2)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下列五个词语,围绕一个主题在下框中写一段话来述说历史。(要求:用全下列五个词语。紧扣主题,观点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00字以内。)

孤立分散  资本主义 整体  殖民扩张  灾难

日本乘欧化东渐,在欧风美雨中,利用科学新法发展国家,维新五十年,便成当时亚洲最强盛的国家,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欧美人不敢轻视。材料中“欧美人不敢轻视”表现在(    )
A . 19世纪50年代日本开放港口 B . 巴黎和会上对山东权益的处置 C . 雅尔塔会议上的大国强权 D . 冷战开始后美国积极扶持日本
我国古代在医学、农学、数学等科技领域曾长期领先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灿烂的篇章。根据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东汉末年、发展“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的名医是哪位?他被后世称为什么?他留下的医学巨著叫什么? 
  2. (2) 我国农业科技自古以来就比较先进,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时期的哪位科学家撰写的?这部农书叫什么? 
  3. (3)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谁?他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叫什么? 
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
A . 新中国的诞生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孙中山拟定最重要措施是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校,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平等地位。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员,制造各种惨案。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共识。……抗战时期,员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写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标志?建立什么军校?从材料一得出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哪一历史事件让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什么战线一起共同抗日?
  4. (4) 材料三反映什么事件让顾全大局?结果是什么?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请问答:

  1. (1) 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 (2) 三个不平等条约具有相同条款的内容是什么?这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 (3) 材料二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与材料一中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不同?分析材料二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影响。

  4. (4) 材料三中哪一条款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 (5) 三个条约使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德国生产的汽车,去中加合资企业上班。这一现象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

A . 思想自由化  B . 政治民主化 C . 经济全球化  D . 文化多元化

珍贵的历史照片无声的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图一                                               图二

  1. (1) 你知道图一“巨头”们参加的会议名称吗?请写出任意一位的名字和他所属的国家。

  2. (2) 图二是雅尔塔回忆”三巨头“。其中一位在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中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知道当时让他的国人感到“恐惧”的是什么吗?为克服这一“恐惧”他采取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 (3) 你知道这两张合影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吗?

《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人开始吃石榴、核桃等食物最早是在(     )

A . 夏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元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2)材料二中的“和议”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

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

依据中国近现代史所学.反馈下列信息。

1)列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以及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名称。

2)完成“五四运动”中,与下列信息相匹配的知识内容。

爆发的年、月、日:___________

65前,运动的中心城市:___________

65后,运动的主力:__________

标志着__________的开始。

彰显了____________的五四精神。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

    ①鞍山钢铁公司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大庆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发生了哪两次不同性质的革命?各发生了什么影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