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894年农历甲午年,……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1. (1) 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的“实际行动”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 (2) 张骞“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指什么?与材料一中“实际行动”比,这一实业的性质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开始学制度”、“ 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分别是指哪些运动?
  4. (4) 阅读本题题干,请你对题干中“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过程”进行排序?
甲午战争证明了清政府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材料中“自强运动”是指(   ) 
A . 禁烟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国货运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展开开辟道路。

材料三  1894年农历甲午年,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颐和园条条垂柳秃枝在寒风中颤抖,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胡适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兴办的实业名称.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何在?

“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 . 中共一大召开 B . 秋收起义爆发 C . 中共二大召开 D . 北伐战争开始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西方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态度反映的问题实质是( )

A . 慈禧太后与列强结下深厚友谊 B . 中国地大物博,慈禧太后慷慨大方  C . 慈禧太后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D . 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率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邓世昌 D . 关天培
下列现代作家及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郭沫若——《屈原》 B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C . 鲁迅——《孔乙己》 D . 丁玲——《李有才板话》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
A . 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B . 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 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下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该会议(    )

A .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D . 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 五口通商 C . 领事裁判权 D . 赔款2100万元
历史地图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材料。右面地图所示内容(   )

A .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B .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 .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过大江”指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积极备战,加强湖口至江阴一线的布防……判断当时准备中的军事行动应该是渡江战役。(  )

 年到 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在欧洲的失败已成定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也遭到 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

有一支舰队在洋务运动中诞生,其实力曾号称亚洲第一,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支近代海军力量是(    )
A . 福建海军 B . 广东海军 C . 北洋海军 D . 南洋海军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谭嗣同 D . 康广仁
19世纪末,一位诗人曾经赋诗“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

A . 洋务运动的破产 B .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 北洋舰队的覆没 D . 公车上书的失败
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发生在(战争)。近代以来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我们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目睹下列图片,抒发情感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近代某条约规定:“各省抚督文武大更暨有同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此条约是(    )
A . (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