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下列属于北伐军胜利进军原因的是(    )

①北伐战争属于正义的战争

②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

③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⑤正确的作战方针

⑥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 . ①③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④⑤⑥ D . ①②③④⑤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举一例“中国欲自强,学习外国利器”的具体活动。
材料二 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在经济上的主张。 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材料三   见下图

(3)材料三的图片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概括其含义。

1895年初,帝国主义者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声明。随后,“欧洲各国拼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在行动上“开始瓜分中国”直接引发了(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同盟会的成立 D . 武昌起义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西安事变
“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中国存亡,就在此举!”,材料中的“此举”指的是(    )
A . 五四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西安事变
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经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判断,他支持过下列哪一战役  (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废除科举制 B . 维新变法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十月革命
沙俄外交大臣曾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他所说的是指(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英法联军侵华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若是往上海实地参观,参观的主题应拟为(   )


A . 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B .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D . 革命圣地,七大召开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列举中共历史上几次重要的会议的名称,及内容和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行使立法权的是(    )
A . 临时大总统 B . 国务员 C . 参议院 D . 总理
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近代史上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里“帝王度量”在《马关条约》中是指(   )
A . 禁止反帝 B . 协定关税 C . 割地赔款 D . 允许驻军
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D . 五四爱国运动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
A . 占领香港岛 B . 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中国西北领土 D . 对华倾销工业品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 . 林则徐 B . 邓世昌 C . 丁汝昌 D . 关天培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说: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这种暴行发生在(   )

A . 南京 B . 济南 C . 上海 D . 广州
1894年美国纽约《世界报》报道“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是因为日本(    )
A .  全面改革增强国力 B .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C . 抢夺中国山东权益 D .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下图是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建于1909年,被誉为“民主革命的熔炉”,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培养革命需要的政治、军事人才,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该校位于(    )

A . 南京 B . 上海 C . 武汉 D .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