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走向共和》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 |
请写出与表格中关键信息对应的历史事件。
关键信息 |
历史事件 |
关键信息 |
历史事件 |
自强、求富 |
⑴ |
1927年8月1日 |
⑸ |
“扶清灭洋” |
⑵ |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⑹ |
民主、科学 |
⑶ |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⑺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⑷ |
1945年8—10月;蒋介石、毛泽东 |
⑻ |
材料一:民国政府建立后,仿照西方国家模式,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据有关统计,1912年至1921年6月的10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764家,资本总额近28540万元,与1911年前相比,企业总数增长1倍左右,资本总额增长了近2倍。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1928年——1936年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
时间 | 内容 |
1928年6月 | 宣布与各国所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应进一步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 |
1929年6月 | 通令国内工业品按一物一税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即可通行全国,不再征收其他税捐,如有重征可申请退税。 |
1929年7月 | 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法,对近代新兴工业及生产当时需要迫切的产品的工业,按工业种类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专利、免税、减低运费等奖励。 |
1931年5月 | 制订实业建设六年计划,建议以兴办急需的基本工业为主。 |
1937年2月 | 五届三中全会制订的五年建设计划,强调立即举办钢铁、机器、电力、制酸、炼油等重工业与基本化学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