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提出“仁者爱人”的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墨子
唐诗折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丞相,将权力分给(     )

A . 中书省 B . 六部 C . 殿阁大学士 D . 内阁
决定了河姆渡居民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 . 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 B . 种植水稻的需求 C . 所处的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 D . 为了同其它地区的居民有效地区别开来
在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

A . 藏族 B . 壮族 C . 回族 D . 维吾尔族
下面能水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 .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 .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 .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 .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可以看到(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由于实行“夜禁”,大街上空无一人 ③有人在用纸币购物 ④有人喝米酒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某校七年级(3)班主办的板报“历史天地”上有一件青铜器的照片(下图所示)。你知道这件青铜器是什么时候铸造的吗?(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①                         ②                 ③               ④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隋朝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统治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杨坚建立隋朝 B . 首次实现南北统一 C . 首创科举制 D . 因暴政而亡
“距今约70万-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这段话描述的远古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蓝田人
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    )
A . 10万年 B . 20万年 C . 100万年 D . 110万年

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下图,它反映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了(    )

A . 造纸 B . 炼铁 C . 纺织 D . 制瓷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 

A . 元谋人在采集食物 B . 北京人在打制石器 C . 山顶洞人在捕鱼 D . 黄帝大战蚩尤
记忆关键词是记忆知识的好方法。“周口店”“距今70万—20万年”“会保存火种”“资料最丰富、最齐全”,这些关键词反映的是下列哪一远古人类遗址?(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居民
历史地图能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春秋争霸 B . 秦朝统一 C . 三国鼎立 D . 南北朝对峙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三国鼎立”、“游牧民族内迁”、“十六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民族关系的发展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元朝在中央设(    )
A . 枢密院 B . 澎湖巡检司 C . 北庭都元帅府 D . 宣政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他是蒙城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鄙视功名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他是 。
他的著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被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是 。
他信守承诺,在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成为中原霸主,他是 。
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为改变兰考县落后的面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党的好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