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右边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 . 江南开发 B . 民族交融 C . 政权并立 D . 经济重心南移
下列关于下图两件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8810917

①两件文物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实物资料

②两件文物是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③图一文物说明商朝生铁冶炼技术高超

④图二文物对研究汉字起源有重要意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下面图片反映了唐朝

A . 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 B . 开放的对外关系 C . 开放进取的社会风气 D . 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图农具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 (   )
A . 骨耜 B . 铁制农具 C . 楼车 D . 曲辕犁。
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编钟,出土的省份是(   )

A . 湖南 B . 湖北 C . 陕西 D . 四川
下面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请据所学知识回答:

  1. (1)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

  2. (2) 请写出图中A,B,C,D四点的名称(当时名称)

  3. (3) 大运河联通了哪些水系?(至少写出两个)大运河开通后起到了哪些作用。

秦朝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造的都江堰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
A . 匈奴统治者 B . 女真统治者 C . 契丹统治者 D . 党项统治者
“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 .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 . 该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极高
根据甲骨文发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春秋 D . 战国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反映元朝(    )
A . 政令传达迅速 B . 重视科技创新 C . 海外贸易发达 D . 中央集权衰落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大篆 D . 小篆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 安史之乱 B . 七国之乱 C . 八王之乱 D . 藩镇割据
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的是(   )
A . 开封 B . 临安 C . 大都 D . 江都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 国家产生 B . 文明起源 C . 政权分立 D . 社会转型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物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 .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 . 中华原始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蓝田人 D . 丁村人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描述的是秦朝(    )
A . 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 B . 幅员辽阔的疆域 C . 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D . 巩固统一的举措
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石珠饰品,并且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可以推测他可能最早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现代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