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下列哪位书法家的赞誉(  )
A . 王羲之 B . 王献之 C . 柳公权 D . 颜真卿
战国时期,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人物是(  )
A . 韩非子 B . 管仲 C . 商鞅 D . 诸葛亮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三幅图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 . 封建制度的完善 B . 生活习惯的变化 C . 社会文明的进步 D . 君主专制的强化
以下关于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到太平洋及台湾岛 B . 南到南海诸岛 C .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D .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证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的最可靠证据来源是(   )

A . 神话传说 B . 文字记载 C . 考古发掘 D . 影像资料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他被尊称为
“禹传子,家天下”,从此(  )代替了禅让制。横线处应该填的内容是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科举制
“第一个建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一个大力开拓疆土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下罪己诏书批评自己的皇帝。”材料中的皇帝是指(    )
A . 秦始皇 B . 汉高祖 C . 汉武帝 D . 光武帝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    )

A . 阻挡北方“戎族”的南下 B . 保住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C . 获得对其他诸侯王的支配权 D . 为了加快统一步伐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 (1) 甲骨文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2. (2) 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的诸侯国
  3. (3) 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史称
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

A . 执行削藩政策 B . 监察百官 C . 管理海外贸易 D . 主持变法
唐太宗以善于用人、虚心纳谏而著称于世。他统治时期人才辈出,其中最杰出的是(  )
A . 魏征 B . 姚崇 C . 宋璟 D . 狄仁杰
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运用。

“南朝时期,各地农业普遍都有所发展,典型的如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据此可知,在南朝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精忠报国”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抗击的是(  )的南下中原

A . B . 西夏 C . D .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贤臣,下列君主和贤臣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宋高宗——文天祥 B . 唐玄宗—姚崇 C . 宋真宗—寇准 D . 唐太宗—魏征
写出下列朝代的建立者(写出名字)。
  1. (1) 隋朝——
  2. (2) 唐朝——
  3. (3) 北宋——
  4. (4) 元朝——
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
A . 581年 B . 689年 C . 618年 D . 589年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 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剧 B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 王室采取有力措施而中兴 D . 诸侯国在财政上要靠周王室支持
以下远古人类中,时间距离我们最为久远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蓝田人 D . 山顶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