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伟业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统一后,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A . B . C . D .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

①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改变了五代以来政权频繁更迭的局面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利用高新技术,画中景物起伏浮动,再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据你判断,画作原作者是(      )

A . 顾恺之 B . 阎立本 C . 吴道子 D . 张择端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他是通过哪种方法来了解历史的?(   )

A . 解读文物 B . 查阅文献 C . 考古发现 D . 实地调查
传说中,炎帝牛首人身,发明耒耜,号为神农,曾尝百草。从这些传说可以看出(   )
A . 农业文明源远流长 B . 上古时期战乱不断 C . 中外交流文明互通 D .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元朝时,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被称作“腹里”的是(   )

①山东 ②山西 ③河北 ④河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秦朝修建下图建筑是为了抵御(    )

A . 匈奴的进攻 B . 羌族的掠夺 C . 东胡的进犯 D . 越族的侵扰
2018年,某导演计划拍摄一部名为《隋文帝》的电影,可以取材的真实史事是(    )
A . 灭掉宋朝,统一全国 B .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C . 初步建立科举制度,设立进士科 D . 开凿大运河,巩固统治
学派:老子是春秋后期的楚国人,学派的创始人。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变革是(       )
A . 尊王攘夷 B . 重农抑商 C . 实行分封制 D . 商鞅变法

读下图,完成问题:

  1. (1) 如图是什么朝代的青铜器?叫什么?

  2. (2) 此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3. (3) 从考古的角度来看,它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元之治 C . 安史之乱 D . 藩镇割据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

  1. (1) 秦王是指谁?

  2. (2) 材料赞扬了秦王的什么功绩?

  3. (3) 秦王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右图)。下面关于这条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是运河中心——长安 B . ②是运河南端——扬州 C . 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 . 贯通南北交通的动脉
西汉中期海昏侯墓中发现了大量铜钱,你判断这些钱币,最有可能是下面所示钱币中的(    )
A . 铲币 B . 刀币 C . 秦半两 D . 五铢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到何时最后完成?
  2. (2)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传说中尧舜禹的“禅让”是根据什么方法,来实现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顺利更替(  )

A . 势力强弱 B . 血缘关系 C . 民主选举 D . 年龄大小
宋代手工业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叙述能体现其发展的有(    )

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    ②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③景德镇是宋代著名的瓷都                ④造船业发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单位:万人)

  1. (1) 请在材料一表格中的横线上填写正确内容。

  2. (2) 依据材料二,归纳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 (3) 综合材料一,二,它们反映了宋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