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下面原始人类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
A . 山顶洞人 B . 元谋人 C . 蓝田人 D . 北京人
西汉建立之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纯一的四匹马),而将相残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汉初年(    )
A . 出行方式变化 B . 秦的“大一统"理念被抛弃 C . 政府提倡节俭 D . 经济凋敝,社会残破不堪
下列朝代中类似于秦朝的是(    )

A . 西汉 B . 曹魏 C . 东晋 D . 隋朝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的甲骨文开始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他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使。

——杜佑《通典》

材料三:当时(宋朝)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

材料五: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哪个朝代?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则天在位时期是如何完善此制度的?她的统治为后来什么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 (3) 材料三是宋朝实行的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这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四分析这种制度造成的危害?
  5. (5)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统治者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采取了什么措施?
下列属于成吉思汗的成就是(    )

A . 统一蒙古各部 B . 消灭南宋 C . 开凿运河 D . 建立元朝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贡献的人物是
A . 鉴真 B . 张骞 C . 班超 D . 玄奘
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

A . 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 .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 . 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 . 麦田面积扩大
阅读下表判断

政权名称

建立民族

存亡时间

与两宋的关系

契丹

916—1125

先交战不断,签定澶渊之盟后相对安定,交流频繁

西夏

党项

1038—1227

先交战不断,后维持长期和平

女真

1115—1234

战和不休,长期对峙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就填“A”,如果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填“B”,如果是上表内容没有直接涉及的,请填“C”

  1. (1) 辽、西夏、金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2. (2) 辽的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

  3. (3) 辽、西夏、金三个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辽。

  4. (4) 辽、西夏、金都和两宋发生过战争。

  5. (5) 辽、西夏、金和两宋的关系以和为主。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著名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这部“奇书”是(    )

A . 《马可•波罗行记》 B . 《天文夜谭》 C . 《奥德赛》 D . 《荷马史诗》
与“文臣掌兵……将不专兵,兵无长帅……官吏冗多”的局面相符合的历史时期是(    )
A . 隋唐时期 B . 明清时期 C . 两宋时期 D . 宋元时期
隋炀帝统治晚年,国内普遍出现“虽有田畴,贫弱不能自耕”、“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严重情况。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 .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导致农村劳动力锐减 B . 农民不能按时令耕种,导致田地荒芜 C . 科举考试吸引了大批读书人,劳动力减少 D . 瘟疫等自然灾害流行,造成人口锐减
下列关于秦国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 秦始皇虽然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他也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为巩固统治他实行了分封制 B . 为加强思想控制,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的是商鞅 C .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 . 五铢钱是秦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
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 老子──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 . 孟子──“兼爱”“非攻” C .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以下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中,不是汉高祖所采取的是( )
A . 把田租税率定为十五税一 B . 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 . 凡退役归农的军官士兵,免除若干年徭役 D . 连续十五年全免田租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主要是为了(   )
A . 减少军费开支 B . 收回军权 C . 防止武将跋扈 D . 提高文人待遇
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开国皇帝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提倡节俭      ④都比较有作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杜甫在《春望》中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导致“国,破”的直接原因是爆发了(    )
A . 玄武门之变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陈桥兵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今山东境内),曰齐。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看出构成诸侯的是哪些人?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