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

A . 水济渠 B . 江南河 C . 通济渠 D . 邗沟
在社会遭遇重大灾害时,政府的救灾措施与赈济能力充分体现出一个政府的治国能力和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八年六月,河南府谷、洛、涯三水泛涨,漂溺(淹没)居人四百余家,“遣使赈恤(救济)及助修屋宇。”……开元二十年九月,“以宋、滑、充、郓四州水,免今岁税。”……开元二十一年,“关中久雨害稼,京师饥,诏出太仓(粮仓)粟二百万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赈给之。”

——摘编自甄尽忠:《论唐代的水灾与政府赈济》

材料二: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后几年,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发生大面积连年干旱……(1851年发生的)一场绵延了十多年的内战之后,既缺乏可以用来御灾荒的存粮,也缺乏可以用来御灾荒的财力……当此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为虐之日……疆吏“祷雨”,九五之尊也祷雨。“虔诚祈祷”所表达出来的却大半都是穷匮之中的心长力拙。

——摘编自杨国强:《“丁戊奇荒”:19世纪后期中国的天灾与赈济》

材料三:2020,岁在庚子,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响应党中央号令……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迅速启动,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操着各种方言的建设者们昼夜施工,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很短时间内拔地而起……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赞叹:“在疫情面前,中国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摘编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新华社2020年5月10日)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描述的灾情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位皇帝的救灾措施。(不能照抄材料。)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绵延了十多年的内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认为政府赈灾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材料二是如何评价统治者的“祷雨”举动的?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国家为支援武汉抗击疫情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不能照抄材料。)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疫情防控战役中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主要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当今中国能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某同学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曲辕犁的发明”“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弈棋等活动”“诗仙李白”“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 (1) 唐朝的纺织业品种繁多,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2. (2) 唐朝时期,陶瓷业获得迅速发展。闻名中外的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 (3)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有可能记载于(    )

A . 《论语》 B . 《九章算术》 C . 《孙子兵法》 D . 《伤寒杂病论》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要求新疆地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该地区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

A . 西汉时期 B . 东汉时期 C . 三国时期 D . 唐朝时期
下列反映的“禅让”顺序,正确的是(    )
A . 舜→禹 B . 舜→尧 C . 禹→舜 D . 尧→禹
黄巢起义

背景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根本原因)

②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概况

①经过:起义军在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②结果:原农民起义军将领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如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 .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 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 . 教人耕种与医药      D . 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列举南朝时期的四个朝代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的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是(    )
A . B . C . D .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 .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 .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D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下列与北宋在边境进行贸易互市的政权有(    )

A . 后周、辽 B . 辽、西夏 C . 唐、西夏 D . 唐、辽
如果汉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不应该出现(    )

A . 卫青 B . 主父偃 C . 霍去病 D . 晁错
史料是感知历史、解释历史的“媒介”,史料实证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征。200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将南海海域发现的宋代沉船“南海1号”整体打捞出水,发现了大量文物。

【史料研读】

材料一 中国宋朝两浙路市舶司签发的(出海)公凭一件,公凭内容如下:

今将自己船一只请集水手,欲往日本国转卖回货。自己船一只,纲首李充,梢公林养,杂事庄权,部领吴弟(及船员67人姓名)。

——摘编自《朝野群载》

【图文证史】

材料二

【论从史出】

材料三

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中国历史》七(下)

  1. (1) 结合所学说一说宋朝市舶司的职责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朝海船出海需要向市舶司汇报哪些事项?
  2. (2) 提取材料二中关于宋代铜钱的信息。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为了恢复农业,增加农业产量,元代专门设置了一个管理农业的机构,这个机构是(    )

A . 户部 B . 枢密院 C . 中书省 D . 司农司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秦始皇对儒学采取了什么措施? 该措施的实行有何影响?
(2)西汉儒学大家董仲舒提出了什么思想? 汉武帝接受其建议对儒学采取了什么措施? 它有何影响?
(3)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采取不同措施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4)历史链接现实,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呢?

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下图中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下图中的事件发生在(    )

A . 西周 B . 秦朝 C . 西汉 D . 东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 (1) 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2. (2) 战国时期秦国太守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3. (3) 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4. (4)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首部农学“百科全书”的是
  5. (5) 东汉末年的,被后人称为“医圣”,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 (6) 东晋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其故事的主人公是(    )

A . 赵匡胤 B . 忽必烈 C . 安禄山 D .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