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隋朝大军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击,导致守军首尾难顾,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灭亡陈朝,统一了中国。这段文字介绍了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哪一方面的原因(    )

A . 人民渴望统一 B . 陈朝政权腐败 C . 战略战术得当 D . 隋朝政治稳定
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

A . 勾栏 B . 瓦子 C . 邸店             D . 会子
电视剧《大秦赋》讲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如果你是编剧,下面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A . 分封诸侯, 以护中央 B . 统一度量街、货币 C .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 . 设置军机处,加强集权
以下表格反映的史实是(   )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恩明等

结  果

唐朝获胜,地方剂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  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 . 安史之乱 B . 陈桥兵变 C . 唐朝灭亡 D . 北宋建立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 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 . 除夕夜,放鞭炮,互相拜年 C . 诵读李清照的词作 D . 赏读关汉卿的《窦娥冤》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历经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907年,后梁建立,随之开启了我国历史上的(    )
A . 五代十国时期 B . 南北朝时期 C . 统一时期 D . 南北对峙时期
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

A . 1402年 B . 1405年 C . 1417年 D . 1421年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C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国封建社会,自汉朝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是 (    )

A . 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社会,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B . 封建社会商人囤积居奇,使社会不稳定 C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时代都要以农业为社会发展的根本 D .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生存的基础,而商业不能为社会创造什么财富
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      )

A . 仓颉 B . 李斯 C . 王羲之 D . 顾恺之
秦军号称虎狼之师。《史记》中也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商鞅(  )
A . 推行县制 B . 奖励耕织 C . 奖励军功 D . 编制户口
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要根据是(  )

①朝廷的大量藏书 ②收集的民间资料 ③目睹的当时时事 ④文学作品的描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我国古代采用多种方法纪年。汉武帝设置酒泉郡的时间“丙寅年”属(    )

A . “帝王纪年法” B . “干支纪年法” C . “年号纪年法” D . “公元纪年法”
以下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    )

A . 商品经济发展 B . 耕地面积增加 C . 海外贸易兴起 D . 经济重心南移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环境,其结果是(  )
A . 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 B . 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 C . 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 . 东汉王朝短暂而亡
“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2000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始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唐朝出现的新式农具,提高了江南地区水田的耕作效率;宋朝时,由越南传入的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得以推广。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权并立】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制度创新】

材料二: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碰撞交融】

材料四: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五:(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六: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 (1) 如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
  3. (3) 请问今山东省在元朝是属于什么机构管辖?
  4. (4) 材料四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5. (5) 材料五是在什么事件后出现的局面?
  6. (6) 材料六元朝“化而同之”后出现的新民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