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维生素C(C6H8O6)是一种无色晶体,味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例如猕猴桃、橙子、西兰花、西红柿和青椒等。 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当属西兰花,其含量大约是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的6倍以上。

维生素C被称为抗坏血酸,有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解毒等作用。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恢复皮肤弹性,防止过敏。

由于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菜中,一般人没必要服用维生素C片,过量服用维生素C,儿童会损害成骨细胞的形成,骨病发病概率增加;成人会诱发尿路草酸钙结石及肾结石;对心脑血管患者,还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或受热时容易被氧化而变质,在酸性环境中性质较稳定。

在蔬菜烹饪过程中,用不同的锅具和烹饪方式,烹饪相同的时间,维生素C的保存率(%)不同(见下表)。

不同烹饪方式蔬菜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

序号

锅具及烹饪方式

西兰花

芹菜

青椒

不锈钢锅,加盖,不翻炒

68.66

87.17

74.91

不锈钢锅,不加盖,翻炒

60.25

68.52

61.75

铁锅,不加盖,翻炒

38.53

43.58

40.6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维生素C 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
  2. (2) 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是(写出一条即可)。
  3. (3) 健身教练特别推荐健身者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西兰花,主要原因是
  4. (4) 关于维生素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食用含维生素C的食物越多越好 B . 饮食中缺少水果蔬菜的人群,需适量服用维生素C片 C . 为减少蔬菜烹饪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最好选用铁锅 D . 烹饪过程中加盖、不进行翻炒,是为了减少蔬菜与空气接触
  5. (5) 为了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食用蔬菜时建议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Fe2+中的“2”表示每个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B . 2Cu中的“2”表示两个铜原子 C . 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D .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根据图所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检验CH4燃烧生成CO2和H2O B .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稀释浓硫酸   D . 区分硬水和软水
2016年2月16日《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犹他大学工程师发现了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一氧化碳(SnO),有望将电子设备速度提高100倍,则一氧化锡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1 C . +1 D .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药品   B . 点燃酒精灯   C . 倾倒液体   D . 塞进橡皮塞
在点燃条件下,甲、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一定条件下,丁可转化为乙 C . 反应中甲、乙的分子数比为1∶1 D . 反应中只有氢的化合价不变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A . 硬度大  B . 不能导电 C . 化学性质稳定 D . 熔点低
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该地区提供了能源保障
  1. (1) 天然气属于______。
    A . 可再生能源 B . 不可再生能源
  2. (2) 氢气燃烧的产物是;因此它比天然气更环保。
  3. (3) 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我国成功研发圆珠笔笔头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笔头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下图是其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 B .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 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g D . 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
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黑色固体 B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 . 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产生黑色固体 D .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人类关注。
  1. (1) 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
  2. (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市许多地区家用燃科都历经了如下更新历程

    煤→液化石油气(主要含C3H8、C4H10) →天然气(主要含CH4

    ①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分解得到焦炭、媒焦油、煤气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氢化碳,通常说的煤气中毒是因为煤气里面含有(填化学式)造成的;甲烷(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燃料中,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时产生的黑烟越多,以上煤(含碳元素质量分数90%以上)、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三种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黑烟最少的应该是(填名称)。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区分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 除去CO中少量C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 区分棉线和羊毛线——点燃并闻气味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O B . Si C . Al   D . Fe
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图片_x0020_483442878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 (1) 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
  2. (2) 通过现象,能够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 (3) 使水中白磷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
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高原缺氧中的“氧”是

  2. (2) 两个氮分子

  3. (3) 2个镁离子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
  2. (2) 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填字母序号)。
  3. (3) 小凌同学要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若该同学采用俯视的方法读数,她所取的液体体积(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5mL。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直接用原子来制造分子。若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不需要(  )

A.碳原子  B.氢原子  C.氮原子  D.氧原子

分折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分子构成

D.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现有某黄铜(铜锌合金,假定其他成分均不与盐酸反应)样品,请从如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实验要选择的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若产生的气体从左向右流,则接口的顺序为 (填接口字母代号);

(3)细心观察发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  

a.瓶底内壁   b.瓶口边缘  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

(4)仪器组装好后,在开始实验时,要先  

(5)若实验样品的质量是9.9g,实验中测定氢气的体积是1.1L(氢气密度为0.09g/L),则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