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双选)“暖宝宝”放热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相互作用,生成氢氧化亚铁,最终转化成氢氧化铁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6H2O=4Fe(OH)3 B . “暖宝宝”使用之前要密封保存,隔绝空气 C . “暖宝宝”放出的热量的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 从氢氧化亚铁到氢氧化铁,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25mL汽油与25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50mL原因是
  2. (2) 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其化学式为
  3. (3) 从微观角度分析,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原因是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3.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4. (4) 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天“a”或“b”)端通入。

    拓展应用: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潜水艇中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常温下用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5. (5) 写出方法③的化学方程式
  6. (6) 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个优点是:①;②
人类目前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 (1) 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3. (3) 本溪的燃气改造工程,使更多的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做好饭菜,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4. (4)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 . 拉瓦锡 B . 道尔顿 C . 门捷列夫 D . 阿伏加德罗
Cu﹣Zn合金10g放入到盛有100g稀H2SO4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109.8g,求:

(1)合金中Cu%;

(2)稀H2SO4中H2SO4%;

(3)反应过滤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规范的实验操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连接仪器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取用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元素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价    B . +2价    C . +3价    D . +4价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净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
  2. (2) 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

    ①选用的反应装置是;(填序号)

    ②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装置是;(选填“C”、“D”或“E”)

    ③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入反应装置之前,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3. (3)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和浓硫酸能反应,和碱石灰不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氨气,所选用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2016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我国纪念“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天然水中含有很多不溶性物质,除去这些不溶性固体的操作是
  2. (2) 要检验我们当地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来鉴别。
  3. (3) 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M点表示的含义是 。
  2. (2) 5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3. (3) 20℃时,处于a点状态的甲溶液,升温至5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5. (5) 分别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到20℃时,下列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溶液质量:丙>乙>甲 B . 溶剂质量:乙>甲=丙 C . 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在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某同学将两支燃烧的蜡烛和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过氧化钠与棉花不反应)放在如图所示的烧杯内阶梯铁片上,取一块干冰放入烧杯中,观察.

  1. (1) 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 (2) 待蜡烛熄灭后发现铁片上端的棉花又燃烧起来.根据此现象可推测出棉花燃烧的原因是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相关化学用语填空。
  1. (1) 两个氧原子
  2. (2) 标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3. (3) 干冰的构成粒子是
  4. (4) 含8个电子的原子是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4. 65g中加入5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那么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A . 5.85g B . 11. 7g C . 17. 55g D . 160.3g
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得pH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食醋

pH

10.2

8.5

5.8

2.4

A . 牙膏显碱性 B . 西瓜汁显碱性 C . 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D . 胃酸过多得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
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称量物质时发现天平指针右偏应移动螺母 B . 生活中可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C .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D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是一种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      元素(填元素符号)

3)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      (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5)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现有AB两个塑料瓶,A瓶内装有CO02的混合气体,B瓶内装有C02气体。某同学从野外捉来了两只活蝗虫,分别放人两个塑料软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蝗虫很快就死了。请根据下面所给选项回答。造成蝗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瓶一    一;B________

  ①没有食物气体不能呼吸气体有毒活动空间太小

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用剪子剪一片

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1)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填序号);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