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铁锈消失,溶液变成色,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过了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产生,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或文明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 . 蚕丝织布 B . 稻草造纸 C . 指南针指引航海 D . 在甲骨文上刻文字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926352823

  1. (1) A仪器①的名称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2. (2) B中木条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浓硫酸的这一性质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 (3) C中会出现明显现象的试管是(填序号),根据试管(填序号)中的现象可知铁生锈需要氧气,试管Ⅱ中的蒸馏水需要煮沸、迅速冷却后再使用,目的是
如图是制备新能源丙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写出化学方程式;说出从环保角度看该反应的现实意义;消耗g甲能制备160g丙。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 . CaCO3 NaOH Na2SO4 B . NaNO3 NaCl H2SO4 C . BaCl2 NaNO3 CuSO4 D . AgNO3 Na2SO4 NaCl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人类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说明是真实存在的。
  2. (2) 水是由构成的,而水分子是由按一定的角度构成的。水的化学符号是
  3. (3) 化学就是在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B .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mkg,某元素的质量是nkg,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m/n C .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 . 如果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则等质量的钠和铝两种金属中,铝所含的原子个数多
最近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纯净的水。下列关于这种最纯净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由一种新型分子构成 B . 它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C . 结冰后水分子不再运动 D . 自然界中没有纯净的水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 (答一种物质);国家提倡使用电动汽车,近期北京市又出台了电动汽车不限行措施,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其优点是 (答一点);

(2)清洁用煤的高效途径之一是用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一氧化碳和氢气,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 (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蓝色的气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雾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田等儿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 (1) 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结束后,小田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田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田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3. (3) 【讨论】你认为小田、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
  4. (4)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

    你的猜想正确

  5. (5)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B.乙物质为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   

D.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A . 食用碘盐可防治碘缺乏病 B . 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 .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D . 实施“酱油加铁”,可减少厨房污染
下列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
A . 液氧是淡监色的 B . 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受热变成白色粉末 C . 浑浊的石灰水过滤后变为澄清溶液 D . 水在4℃时密度最大

己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己略去)。其中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黑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2C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D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反应中,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

学完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后,某学习小组同学仿照课本实验原理在家里进行“燃烧的条件”探究.请你和该小组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方案】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

通过此实验,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  

若该实验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沾有水的棉花也燃烧,原因是 

(2)为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该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用小刀切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都燃烧,证明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 

②从兵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中部.可观察到  先燃烧.

(3)该小组想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燃烧需要有氧气(或空气).你的设计方案是:  

如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2)表示我国湿法冶铜原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要证明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5)要证明ZnFeHCuAg的金属活动性(包括氢)由强到弱顺序,需要补充一个实验是  

6)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将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的石灰水的三种方法是: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下列表格:

题目

1

2

化学符号

O

2P2O5

Al3+

名称或意义

2个水分子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

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大小改变

(2)分析图2可知,试管A中的气体为  ,B中的气体为  ,A、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3)写出水通电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