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有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 二次污染 | 投资成本 (900m3设备) | |
臭氧 |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 <5min |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 约45万元 |
氯气 |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 <30min |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 约3~4万元 |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 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 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
C 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 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①HNO3 ②CuSO4 ③CaCl2
(1)上述三类致癌物中属于无机物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
(2)计算黄曲霉素和三四苯并芘各一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 ;
(3)请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能降低癌症发病率的做法 .
一种“环保石头纸”开始被人们使用,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班同学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环保石头纸”带到实验室,完成了如右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猜想①:NaCl、CaCl2和HCl;猜想②:NaCl;猜想③:NaCl和CaCl2 .
同学们经过讨论排除了猜想,理由是.
有同学认为小刚的猜想不全面,又提出猜想④:NaCl和Na2CO3 ,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猜想成立.请你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实验二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 | 猜想④成立 |
①写出往溶液中加入铁粉后能够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铜、银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若滤渣中含有银、铜,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
D.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2+、Ag+、Cu2+
下列为四种食物的近似 pH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食物 | 牛奶 | 豆浆 | 苹果汁 | 鸡蛋清 |
pH | 6.3~6.6 | 7.4~7.9 | 2.9~3.3 | 7.6~8.0 |
A . 牛奶 B . 豆浆 C . 苹果汁 D . 鸡蛋清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在0℃时结冰 B.煤气燃烧 C.铁熔成铁水 D.瓷碗破碎
已知:X和Y在高温、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Z和Q,各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
X | Y | Z | Q | |
|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若反应后生成1.8gQ,则生成Z的质量为8.4g
消防安全常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的
灭火器常用于处理小规模火灾。常见的灭火器包括泡沫灭火器、液体二氧化碳
灭火器等。
(1)泡沫灭火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焰熄
灭。请分析灭火原理:__________。
(2)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中存储着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喷出。该种灭火器主要用于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的初起火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用时要防止冻伤手
B.二氧化碳常温下为气体,不会弄湿或损坏图书、设备等
C.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