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生活及生产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为了保护树木,用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粉刷树干 B . 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用食盐来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C . 为了治疗胃酸过多症,服用适量的小苏打 D . 为了建筑物美观,用石灰石做内墙的墙面材料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生铁  C . 硬水  D . 氧气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的质量(g)

X

2

21

2

A . b是生成物 B . X的值为7 C . 参加反应的b,c,质量比为2:21 D . 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宜居汕头”要求的是(   )
A .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B . 所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 露天焚烧垃圾 D .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
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 (1) 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填离子符号);
  2. (2) 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等;
  3. (3) 生活中常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无色变成 色;
  4. (4) 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为(填名称)。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填字母)。

    A 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 NH4Cl    D NaCl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直接在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B . 为了避免滴出液体,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 C . 取液体药品时,细口瓶的瓶塞要倒放在桌子上 D . 手握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75%的酒精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
A . 氧化物 B . 混合物 C . 有机物 D . 金属单质
请将 ①二氧化硫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蜡烛四种物质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1.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 (2) 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3. (3)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4. (4)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 . 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 C . 高炉炼铁的废弃直接排到大气中 D . 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②

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 .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

  2. (2) 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CO和H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

  3. (3)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SO2气体,SO2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4. (4)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写一种即可).

  5. (5)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CO2和H2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

    A . 甲酸(CH2O2 B . 乙酸(C2H4O2 C . 乙醇(C2H4O) D . 丙酮(C3H6O)
氧化亚铜(Cu2O)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 H2O,将 10g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9.5g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的溶液是制农药波尔多液其中的原料 B . 原混合物中含有Cu2O的质量分数为9% C . 原混合物中含有Cu的质量为9g D . 反应后生成的Cu的质量为0.4g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结冰冰融化                    B . 铁生锈铁熔化 C . 汽油挥发汽油燃烧                D . 牛奶酸败牛奶煮沸
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若向溶液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乙是Ag B . 若溶液甲呈蓝色,则固体乙中一定含Ag,可能含有Cu C . 若固体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金属,则溶液甲中的溶质是Zn(NO3)2 D . 若向固体乙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则溶液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情况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物质含量: 由多到少 B . N元素化合价: 由低到高 C .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D . 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由少到多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前铁丝的质量,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这句话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钓鱼岛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领土,在钓鱼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                                                         

A25            B30            C55             D80

下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其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B. ①是一种阳离子,③是一种原子

C. 钠元素单质常温下呈固态,而氯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液态

D.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煤气中毒应大量喝牛奶

C.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