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人类关注。
  1. (1) 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含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化学式为
  2. (2) 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能源,氢能作为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 . 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 . 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 . 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 . 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如图,是某同学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图示。夹紧止水夹,把盛有少量红磷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点着后迅速伸到盛满空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观察到集气瓶内的现象是

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水能倒流到集气瓶中,但不足1/5,试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写两点)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 (1) 如图甲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所收集的气体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2. (2) 小刚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净化雨水,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经该装置净化得到的水是物(填“混合”或“纯净”).

  3. (3) 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并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 (4) 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 . 红色﹣红色﹣﹣无色   B . 紫色﹣﹣﹣﹣红色﹣﹣﹣﹣﹣无色 C . 紫色﹣﹣﹣﹣红色﹣﹣﹣﹣﹣紫色  D . 红色﹣﹣﹣﹣蓝色﹣﹣﹣﹣﹣﹣无色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开启排气扇 B .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 C . 用肥皂洗涤衣物产生泡沫的情况,可以粗略判断水的硬度 D . 山林着火时,要向着顺风方向奔跑,尽快离开火灾区。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收集满后结束时应先

  3. (3) 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管②中产生的现象是

  4. (4) 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5. (5) 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实验结束后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应该用溶液来吸收。

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稀有气体    C . 冰水混合物    D . 液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 . 铁丝生锈 C .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 . 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在N2O,NO、N2O3、N2O5、NO2五种物质中,当它们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时,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 l:l:l:l:1 B . 1:2:3:5:4   C . 1:2:1:4:5 D . 5:4:3:1: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 木炭 B . 甲烷 C . 蜡烛 D . 红磷

在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入松节油,加热把它点燃,待燃烧正常以后,如图,坩埚半浸入水槽的冰水里,不久,火焰慢慢熄灭。取出坩埚再加热,再点燃松节油让其燃烧,再把坩埚半浸入水槽的冰水里,火焰又熄灭。造成松节油熄灭的原因是:

                                                   

煤燃烧时产生的粉煤灰(主要成分为 Al 2 O 3 SiO 2 及少量 Fe 2 O 3 等)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取 Al 2 O 3 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

SiO 2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AlCl 3 6H 2 O Al 2 O 3 +6HCl+9H 2 O

1 )操作 Ⅰ是 ______

2 )写出 “酸浸”步骤中盐酸与 A1 2 O 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 “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 FeCl 3 +3NH 4 HCO 3 =3NH 4 Cl+X +3CO 2 ↑, X 的化学式为 ______

4 )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______

5 )高温烧结的 Al 2 O 3 ,又称人造刚玉,可用于制机械轴承、耐高温坩埚、高强度陶瓷等。由此可推知 Al 2 O 3 性质为 ______ (任写一种)。

杨敏在实验室进行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采用酒精灯加热(图A)与书本实验(图B)现象相同,发现在得到的黑色粉末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杨敏就图A实验中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铁粉及铁的几种常见氧化物的颜色及部分性质。

物质

铁粉

Fe2O3

Fe3O4

FeO

颜色

黑色

红棕色

黑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实验室酒精灯的温度为400500℃,酒精喷灯的加热温度在1000℃左右。

当温度高于300℃以上,Fe2O3容易被还原成Fe3O4;当温度高于600℃以上,Fe3O4容易被还原FeO;当温度高于700℃以上,FeO容易被还原成Fe

【提出问题】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的成分是:①FeOFe3O4②FeO③Fe3O4④FeOFe3O4Fe2O3

【分析与评价】猜想  错误,理由是  

1)装置A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2)请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由对比实验可知,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产物与  有关。

【实验设计】将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倒在一表面皿中,用磁铁接触黑色粉末,出现  现象,说明猜想正确。

(正确回答下列问题你将得到4分奖励,本卷满分不超过60分)

4)实验B最后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海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成分,请帮助他完成该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定性研究:取少量的图B实验得到的黑色粉末于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振荡,出现 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有铁。

定量研究:取B实验得到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图C实验:试推测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有同学试图通过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来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你认为可行吗?(假设氧化铁在反应中完全反应)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 

“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比纯铜耐腐蚀,街头许多“金色”饰品就是用它来制作的。现取200 g某种黄铜投入100 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1198 g。请计算:

  (1)产生氢气多少克?

  (2)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是多少?

  

为防止煤气泄漏使人中毒,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乙硫醇,乙硫醇的化学式为 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X 的化学式为

A. SO2                 B. SO3                 C. H2S                 D. H2SO3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2)人们常用铜墙铁壁来形容物体的坚固。但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各种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08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响应这一主题,下列建议中不可取的是(  )。

A.购买不含“氟利昂”的绿色环保冰箱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提倡使用手帕,减少纸巾的使用

D.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右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