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处液体的体积为(   )
A . 等于9mL B . 大于9mL C . 小于9mL D . 无法确定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冒出时,便可开始收集。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图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4. (4) 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F铁丝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已知: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铜丝和金属丝都可以上下移动)

    兴趣小组同学在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装入药品后,进行了以下操作:先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使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 , 观察到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将铜丝下移使之与稀HNO3起反应。

    ①先让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的目的是

    ②写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③证明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的方法是

举实例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丁烷(化学式:C4H10)燃烧时火焰高且亮。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碳、氢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⑥丁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4:5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⑤
10g碳酸钙和100g稀盐酸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根据化学方程式: 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 . 反应条件是点燃 B . 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C .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D .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比为1: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纯牛奶 B . 冰水混合物 C . 洁净的空气 D . 注射用的葡萄糖水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焰心加热 B .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需要移动试管,以防受热不均和液体冲出 C . 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D . 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
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把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如图所示。

  1. (1) 高炉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

    ①C+O2 CO2②C+CO2 2CO

    ③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 (2) 高炉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为
  3. (3)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分别设计A、B套实验装置。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角度来说你认为装置(填序号)更合理。

 A~F为初中常见的六种不同物质。下图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根据以下每小题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

(1)若A为火碱,则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 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将(1)中推出的六种物质改变位置,仍然符合上图中的转化关系。当F为火碱时,则A的化学式为 ,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上述六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的物质,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打开胶塞,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某种固体和液体后,迅速盖好胶塞,可以观察到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符合条件的固体和液体分别为 。

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
A .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 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 . 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
小明点的外卖午餐是:红烧肉、清蒸鱼、米饭和矿泉水。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考虑,这份午餐缺少的营养素是(   )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维生素 D . 无机盐
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杀菌消毒。用消石灰制备次氯酸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 (1)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2. (2) 处理器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上述流程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设备有
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1. (1) 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苯的物理性质有

    苯的化学性质有

    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 (2) 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

    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N2O4)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和水蒸气组成。试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用粮食作原料酿酒时,往往发现制得的酒酸,这是因为酒精(C2H5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 (1) 可用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2. (2) 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3. (3)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A~H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A、B、C、D、E和A、E、F、G、H分别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C、D、E中含有相同元素,E为蓝色溶液,H为气体,F为波尔多液成分之一,其中“﹣”表示反应,“→”表示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252016308

  1. (1) 写出F、G物质的化学式。

    F;G

  2. (2) B与足量A反应的实验现象
  3. (3) 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4. (4) 根据所学知识在图中用“﹣”或“→”补出物质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
下列实验方案(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实验方案

A

碳酸钙(氯化钙)

除杂

用盐酸

B

硬水和软水

鉴别

用肥皂水

C

双氧水的变质程度

检验

用二氧化锰

D

水和水中的色素

分离

用活性炭

A . A    B . B    C . C    D . D

空气的成分按       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     ,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

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