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下列有关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酸乙酯完全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 乙酸乙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C . 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 . 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现有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B . 它们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C . 它们都带有电荷 D .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对于Na、Na+两种微粒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数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化学性质相似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③ D . ①④
归纳小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 B .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C . 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一定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 . 晓晓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磁铁吸一下五角硬币,以此鉴别硬币能否被磁铁吸引。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方法,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 . 仅根据物质是否含氧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B . 根据其水溶液是否是酸性判断其溶质是否是酸 C . 根据其所含元素种类是否只含一种确定是否是单质 D . 根据在反应过程中是否有元素化合所发生变化判断其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 . H B . Mg2+ C . He D . O2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 (1) 2个铁原子
  2. (2) 4个氢分子
  3. (3) 5个碳酸根离子
  4. (4) 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浓硝酸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种即可);

    ②二氧化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比);

    ③判断X的化学式

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B .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 . 因为石墨和金刚石的组成元素都是碳,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 .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氯原子,用“”表示氯气分子,如图为A、B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过程(恰好完全反应),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用给定的符号,在B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B分子模型

  2. (2) 已知D物质的化学式为HClO,写出该微观过程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氯化钾
小明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 (1) A物质的名称是;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2. (2) 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3. (3) 小明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水.操作③应进行的操作是,经过操作③以后得到蒸馏水.电解蒸馏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几种仪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仪器C的名称是 ;仪器F的名称是 .

  2. (2)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下列药品中的(填选项字母)

    A . 碳酸钙 B . 大理石 C . 稀盐酸 D . 稀硫酸
  3. (3) 选择A、F和 (填字母)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表示纯净物的是,表示单质的是,表示化合物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 . 取粗盐 B . 蒸发 C . 过滤 D . 塞橡皮塞

甲、乙、丙、丁 4 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 /g

30

3

6

8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 /g

16

m

4

24

A .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是 7 1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丁一定都是化合物

 100g 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        B.加入10g 10%M的溶液

C.加入10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    D.加入10g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加热液体    D

称量固体

某气体可能含有 H 2 CO 2 CO HCl 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前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 H 2 B 一定含有 CO

C 可能含有 HCl D 可能含有 CO 2

甲与C所含元素种类相同,甲溶液分解的产物与其它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A在反应中起          作用,甲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红色金属的化学式为       

3)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蓝色沉淀属于           (填)。

对一个问题要多方面深入分析,用这样的思维方法对下面的问题作出判断:经测定物质只 含有一种原子,判断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一定只含有同种分子         B.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该物质中可能含不同种分子           D.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