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含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液化 B . 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升华 C . 水蒸汽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液化 D . 水蒸汽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凝固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 B . 只要有精密的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C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D .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 (1) 图甲中,木板的长度cm:在图乙中,天平的测量结果是g;
  2. (2) 图丙中,量筒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图中读出液体的体积为
透过树叶上的露珠可以看到露珠后倒立缩小的景色,若把这时的露珠看成是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由此情景可判断,露珠到背后景色的距离u应满足(   )
A . 小于f B . 大于2f C . 等于2f D . 在f和2f之间
有一束光线以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反射角为.当镜面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转动了°.

子骁同学从家中出发到大润发超市,其中前一半路程步行,后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图片_x0020_100025

  1. (1) 子骁同学步行的速度。
  2. (2) 子骁同学到大润发超市全程的平均速度。
  3. (3) 以子骁同学骑车的速度,请计算他骑车50s通过的路程。
下表是简化后的福州开往上海虹桥的G1636次高铁列车时刻表。求:

停靠站

序号

站名

进站时间

发车

时间

起始里程

(km)

1

福州

﹣﹣

13:25

0

3

武夷山东

14:25

14:27

225

10

上海虹桥

17:49

﹣﹣

880

  1. (1) 该次高铁从福州到上海虹桥用的平均速度;
  2. (2) 途中G1636次高铁列车以21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0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该列车的长度;
  3. (3) 若G1636次高铁列车刚好在上桥的桥头时,对面也有一辆返回的相同长度的列车也刚好在对面桥头准备以恒定速度上桥。若此时开始计时,直到两列车车尾刚刚分离用时10s。则对面列车的速度是多少?
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时间内物质A的比热容大于物质B的比热容 B . 一定是物质B的沸点 C . 物质B一定是晶体,物质A一定不是晶体 D . 时间内物质B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两位科学家,他们研究的石墨烯是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碳纳米新型材料,该材料属性奇特,其中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研究和生产石墨烯需要纳米技术 B . 纳米技术是微观范围内的科学技术 C . 石墨烯虽然是非金属但可以作为导体使用 D . 石墨烯是超导体材料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v= 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B . 一辆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该车以50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汽车匀速转弯,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形式 D .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  )

A . 陶瓷材料 B . 金属材料 C . 半导体材料 D . 超导材料
一束激光照射在长方形玻璃砖的左侧,请大致画出这束光穿过玻璃砖的光路。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
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认真上课,不远处的商店突然大声地播放广告,这声音对同学们来说属于(选填“噪声”或“乐音”).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观察水的沸整,实验中当温度上升到5℃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88

92

94.3

96

97

98

98

98

98

  1. (1) 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乙图中A、B所示,则图(选填A或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2. (2)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水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实验中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 (3) 在5min到8min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小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
  4. (4) 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 . 近视眼 凸透镜 B . 近视眼 凹透镜 C . 远视眼 凸透镜 D . 远视眼 凹透镜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 (1) 图乙是(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 (2) 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1. (1) 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晶体你判断的依据是
  2. (2) 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
  3. (3) 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使用的是同一个热源,同学发现图象中AB段与CD段倾斜程度是不同的,说明该物质液态与固态的(填某一物理特性)是不同的。
在图中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

图片_x0020_100033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 . 倒映在水中的山 B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 . 天空的彩虹 D . 水中“弯折”的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