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八年级(初二)物理
: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小强家的冰箱在忘记关门时,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
产生的,通过
传到人耳,提醒小强关上冰箱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
调皮的小超同学上课时用小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这说明用平面镜可以改光的
.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若一个人面对高山喊一声,4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人距离高山有
米。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 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2)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
(3) 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4)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5) 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靠近”)透镜。
在探究“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
(1) 根据图(a)所示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由此可以判断出当地的大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
(2) 仔细观察:图(b)是沸腾前,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因为气泡内的水蒸气在上升途中
;图(c)是沸腾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因为气泡边缘的水在上升途中还
。
(3) 沸腾时,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时会放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
;而这些“白气”一会儿就消失了,这说明这些“白气”又
了。
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
A .
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 .
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 .
甲乙都向东运动
D .
甲乙都向西运动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是( )
A .
绣漪桥在水中的“倒影”
B .
苹果在桌面上形成影子
C .
用放大镜观察图案
D .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
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
;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
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振幅
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Na
Mg
Al
Cu
Fe
熔点/℃
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I883
1090
2467
2567
2750
A .
Fe一Cu合金
B .
Mg一Fe合金
C .
Na一Al合金
D .
Fe一Al合金
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像变化的规律是( )
A .
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
B .
像距逐渐减小,像也逐渐变小
C .
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D .
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 )
A .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
B .
家用照明灯正常工作电流约为3A
C .
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 .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
3
kg/m
3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中作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 .
图乙中的彩色光带是由白光反射形成的
C .
图丙中日食的形成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D .
图丁中凸透镜对字的放大作用是因为光的反射
白炽灯炮使用久了,玻璃壁会变黑,这是因为 ( )
A .
落上了灰尘
B .
钨丝发生升华现象
C .
钨丝发生凝华现象
D .
发生了升华与凝华现象
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 .
铁块变成铁水
B .
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
C .
霜的形成
D .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
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焦点,请画出光线a、b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低”是指(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振幅
D .
音色
下面是晓婷和小明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如图甲所示,小婷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垂直也可不垂直”)白纸B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
(选填“A”或“B”)照射。
(2) 小明认为晓婷的设计有缺陷,他认为晓婷在实验中白纸不能沿着法线左右折叠,无法探究
的规律。
(3)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晓婷将平面镜换成了
,并取来了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甲和乙。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甲蜡烛的燃烧变短,晓婷发现甲蜡烛的像与乙蜡烛不再重合,此时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4) 小明用“F”字样的LED光源(如图乙)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和光屏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将各元件放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到
(选填“A点左侧”、“AB之间”或“B点右侧”)。这个像的成像原理和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如果光屏不动,可以将一个度数合适的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放在凸透镜与LED光源之间的合适的位置即可。
<<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
>>
最近更新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如图所示,长为2L的轻杆,两端各固定一小
漫步华盛顿唐人街,在华人开的餐馆里,经常
下列句子的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作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
--Tom, why didn’t you come yesterday? --I _________ ,
如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
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D=BC=2,E
下列对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解因式: = .
某车间有技术工人 85 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
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
— You _____ stop me. — Even if you _____ it, I won’t
一只小昆虫从仰放的半球面形小碗内的最低点
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一条与电场
下列哪些不是水对于人体的生理作用( ) A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匀
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