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医生建议,当周围气温高于人体体温时,需要每小时补充一杯水,请你解释原因。
在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用放大镜看邮票 C .  树荫下的光斑 D .  水面下的角楼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冰封”和“雪飘”这种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和汽化 B . 凝固和液化 C . 汽化和升华 D . 凝固和凝华
小刚同学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太阳的像,她看到湖水中有鱼,看到的“鱼”是光的现象形成的.
显微镜载物台上被观察的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 、 实像,再经过目镜成为一个 (“放大”、“缩小”)像.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 (1) 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2. (2)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能/不能); 理由:

如图所示为核潜艇停在海面某处探测水下暗礁的深度的情景。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0.4秒收到暗礁反射回的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1. (1) 求核潜艇到暗礁的距离;     
  2. (2) 这种测量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汽车夜间行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

A . 要节约用电 B . 假如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产生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行车安全 C . 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视线 D . 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的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影响司机行车安全
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每次的入射点均为O点,然后测出折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r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过程中,他们通过网上查阅相关物理资料发现不同颜色的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对于红、黄、紫三种颜色的光,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黄光次之,而紫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慢。

表一(红光光源实验)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1

0

0

2

25

16.4

3

50

30.7

4

75

40.1

表二(黄光光源实验)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5

0

0

6

25

15.7

7

50

29.4

8

75

38.3

表三(紫光光源实验)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9

0

0

10

25

15.1

11

50

28.2

12

75

36.6

  1. (1) 初步分析三个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
  2. (2)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结论: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同种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3.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初步结论: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这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越慢,折射角越小。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 能分辨出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依据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木块的长度是cm。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恰好能看到“硬币”,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的传播路径是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B . 光的传播路径是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C . 此时用激光笔对着“硬币”照射,可以照到硬币上 D . 此时用激光笔对着“硬币”下方照射,可以照到硬币上
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 . 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 . 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萤火虫、恒星 C . 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D . 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太阳
在一次洞穴探险中,小明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洞中转来转去找不到洞口,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竖在空中,凭手的感觉可以判定从洞外吹来的风向,顺着这个方向就可找到洞口。手指随了酒精后能判定风向,这是因为: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快,酒精快,此时酒精(选填“吸热”或“放热”),使手指表面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
“珍惜生命,勿闯红灯”。十字路口红绿灯设置的时间长短中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
  1. (1) 行人在交通路口过马路时,应注意观察绿灯的剩余时间,否则有可能被“困”在路中央。若绿灯倒计时还剩5s,此时行人要沿斑马线穿过宽为18m的马路,则速度至少多大才能安全通过?
  2. (2) 红绿灯设置时间的长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请你举出两个。
甲乙两辆火车并排,若甲中乘客看到乙车往东行驶。

①若甲车静止,则乙车一定(选填“静止”“向东行驶”或“向西行驶”);

②若甲车向东行驶,则乙车一定(选填“静止”“向东行驶”或“向西行驶”)。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课桌的高度大约为1.2m B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 .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0.3kg D . 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100g
写出下列仪器或情景所依据的物理原理:
  1. (1) 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规律制成的;
  2. (2) 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