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 B . 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 . 秋天,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凉爽,这是熔化现象 D . 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

A . 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 . 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 .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上。
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由鼓和镯发声次数确定车行驶的里程,能区分鼓声和镯声是依据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下列关于速度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距离长短的物理量 B .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相同 C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 速度大小跟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
二师兄为减肥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练功行走的步数,如图为他在6月12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   )

A . 他的身高大约为170 dm B . 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 m/s C . 步行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 s D . 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 000 m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 . 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现象而形成的,水雾出现在眼罩(“内侧”或“外侧”)。
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距光心12cm的地方,若将烛焰置于主光轴上,一次距离光心15cm,另一次距离光心6cm,两次成的都是像。
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今把适量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 (1) 这种物质是(晶体/非晶体),你判断的依据是.
  2. (2) 这种物质的沸点是℃.
  3. (3) 小明还发现,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如果撤去酒精灯,试管中液体会继续沸腾片刻,其原因是.
平静的湖面上倒影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影的白塔”是()

A . 白塔的影子 B . 白塔的实像 C . 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 . 比白塔大的虚像
某同学坚持每天到公园跑步,如图所示,这是某次软件记录的她运动54min的数据那么她跑步的速度是km/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 . 验钞机发出了蓝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蓝紫色的 C . 烤箱的电阻丝向外辐射的红外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D . 白炽灯的灯丝用久会变细是凝华现象
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利用非常广泛。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因为声音能传递,科学工作者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的深度,这是因为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
   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 (2) 如图2所示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萘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min.此过程中,萘一直吸热,温度,萘的熔点是
  3. (3) 第6min时,萘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 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凝华 B .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C . 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 . 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 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形式传播.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是光的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
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回音的速度比原来声音的速度要小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430m/s C .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D . 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下表是小凯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如下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98

98

98

  1. (1) 他按照图组装实验器材组装顺序.(填序号)

  2. (2) 由上表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而在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可知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3. (3) 小凯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所示为水(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图景.

     

  4. (4) 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测温物质有的是水银,有的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如下表所 示.此实验中,应选用 温度计(选填“水银”或“酒精”).

  5. (5) 酒精灯使用完毕后要求盖好灯帽,这样做可以减慢液态酒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