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1. (1) 疫情防控期间,对进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选填“人”或“显示屏”)。人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并利用(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实时测量人体温度,从而达到监测目的。

  2. (2) 2019年2月5日,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刘培强出舱时的英姿。在飞行过程中,以航天飞机为参照物,驾驶员是的。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是利用物体间的原理。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不能正常使用的是

    A.天平         B.刻度尺        C.握力计

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B .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 C .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发生的 D .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等
电视台利用同步卫星传播电视节目,事实上,同步卫星的“同步”体现了 。

初冬的早上,常常会发现,车窗外面有一层薄薄的霜,会挡住司机的视线,需要处理后才能够上路。但是在开车行驶的过程中,车窗内又会出现一层水雾,遮挡住司机的视线。请解释霜和雾形成的原因。
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 手吸收了声波 C .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雷雨中,小明看到闪电后2.5s听到雷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则响雷处距小明m.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举国上下,万众一心,进行科学防治,下列这些与抗击疫情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 100nm,它不属于分子 B . 校门口安装了热成像测温系统来检测人体温度,是利用了人体能向外辐射红外线 C . 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过程属于扩散现象 D . KN95口罩拥有很强的防护能力,是因为带静电的熔喷布能吸附轻小的飞沫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小斌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

  1. (1) 小斌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调节(选填:“上”或“下”).

  2. (2) 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 (3) 若将蜡烛远离透镜,光屏应 (选填:“靠近”、“远离”或“不移动”),屏上才可以出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4. (4) 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某同学对一物体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为:2.56cm、2.58cm、2.52cm、2.55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后,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
A . 2.563cm B . 2.5525cm C . 2.56cm D . 2.50cm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这是小明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

  1. (1) 小明同学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 (2) 当温度上升到88℃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2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4

    96

    98

    98

    98

    98

  3. (3)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3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 随加热时间 变化的图像。
  4. (4) 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像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在第5min到第8min的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腾,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 (5) 小明同学观察到实验中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形如图4所示,图(选填“a”或“b”)表示水正在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形。
甲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256Hz,乙音叉发声时每分钟振动12000次,则( )
A . 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高 B . 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低 C . 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小 D . 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大
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可吸收紫外线,但由于人类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的,破坏了大气臭氧层,形成了臭氧空洞.
以镜正衣冠。小丽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她在镜中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当她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像的大小
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

A .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B .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C .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D .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小明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地上的房子 B . 路边的树木 C . 他身旁的座椅 D . 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乙是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乙),则光屏上就出现

图为试卷示意图,你正在使用的物理试卷宽约为(   )

A . 27m B . 27mm C . 270cm D . 270mm
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B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D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如图所示,检査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挂在小明后方的墙上,小明观察到镜中的“视力表”距自己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