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 用海豚音形容唱歌的人唱的音高,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利用超声波可以预报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D . 手机APP “抖音”里常有人模仿文艺名人的声音,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调
当烛焰离凸透镜4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1厘米 B . 3厘米 C . 4厘米 D . 5厘米
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   )
A . 一位学生身高为16.3 B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 C . 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 . 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

A .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B .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 .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 .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
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战斗机在加油时,2S内飞行了0.8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 )
A . 50m/s B . 100m/s C . 200m/s D . 400m/s
我国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模型飞机的飞行速度为 ,用大炮瞄准模型飞机,开炮后经 看到模型飞机爆炸,再经 听到爆炸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忽略光的传播时间)求: 
  1. (1) 从开炮到模型飞机爆炸,模型飞机飞行的距离;
  2. (2) 模型飞机爆炸时离炮口的距离;
  3. (3) 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 .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 .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 .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

方法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保持振幅相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现象

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音调越来越

问题

讨论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片,敲击桌子,发现桌子发声的同时,碎纸片被弹起,由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一般来说,男同学讲话的 比女同学低,是因为男同学声带振动的.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声音的不同,这是因为他声带振动的不同.
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  )

A . 深秋早晨的雾﹣﹣液化 B .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灰尘在空中飞舞﹣﹣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 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在人手背擦些酒精,会感觉凉快;夏天在室内洒一些水会觉得凉快一些.上述现象说明了,有制冷作用.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请在示意图中作图以证明此判断。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 . 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 . 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甲、乙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使时,如图所示记录了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能正确描述出甲、乙汽车的大致运动情况图象是(   )

A . B . C . D .
小明正在写作业,突然电灯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会灭呢?可能是停电了吧。这里的“电灯为什么会灭呢?”是科学探究的环节,“可能是停电了吧”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请填写合适的单位:我国高速公路小型轿车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120;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示是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 . 图中所示是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C . 图中所示是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 . 图中所示是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如图是小球A向右运动过程中,经过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处相应位置,则小球A的运动情况是(   )

A . 做匀速运动 B . 速度越来越快   C . 速度越来越慢 D . 无法判定
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

A . 声音的响度 B . 声音的音调 C . 声音的音色 D . 音乐的节奏
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态变化属于(    )
A . 凝固 B . 升华 C . 液化 D . 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