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语文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伯”“仲”“叔”“季”表示兄弟之间的排序。“谥号”是古代王侯、名臣、将相高级官吏、文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德行给予的称号。 B .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C . 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D . 《最后一课》《昆虫记》《我的叔叔于勒》都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当自己的伯乐
                                                                                                        吴淡如
         ①我们曾读过韩愈的《马说》一文,大意是这样的:有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的话,本来资质很好的千里马,就会沦为常马,死了也没人知道它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②也许大家都因之而相信,一定要有伯乐出现,看出自己的潜能,并且尽力栽培,自己的天赋才能够发扬光大。很多未获成功的人,也常常认为自己本是怀才不遇的千里马,只是时运不济,没遇上伯乐,害得自己的天才被埋没了。
         ③伯乐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无疑是有一些作用的。但每位伯乐所扮演的都不是“一路扶持、始终相依”的角色,他或许陪过成功者一段,但终须放手,最重要的障碍还是由成功者自己跨越的。
         ④人生遇到伯乐,固然有助于成功;而伯乐可遇不可求,不遇伯乐,我们就注定是失败者吗?
         ⑤不久前,有位记者问曾获得世界冠军的羽毛球选手熊国宝:“你能赢得世界冠军,最感谢哪个教练的栽培?”木讷的他想了想,坦诚地说:“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我最该感谢的是自己。”
        ⑥原来他入选国家队时,只是“绿叶”的角色。教练选了他,并不是要栽培他,而是要他当陪练。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放弃,他赏识自己的球技,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那些年,为了增强体能,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依然早上5点去晨跑。
        ⑦那一年他垫档参加世界大赛,大家都认为他是去当“牺牲打”的,没有人在意他会不会打赢。没想到他竟然势如破竹地一路赢了下去,甚至赢了教练心中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得了世界冠军,一战成名。
        ⑧没有教练赏识自己,他自己赏识自己;没有教练栽培自己,他自己栽培自己。当机遇垂青时,他抓住了机遇,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当初纠结于“绿叶”的角色,埋怨教练“有眼无珠”,自我放逐,那么,当机遇降临时,他定会措手不及,最终当个“牺牲打”罢了。
        ⑨没有任何一个成功者是需要诸葛亮费尽心力来扶持的阿斗。成功的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伯乐。如果成功者是千里马的话,那根要自己跑快一点的鞭子,99%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方向也是自己操纵的。在人生道路上,若不遇伯乐,我们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

  1. (1) 文章开篇从韩愈的《马说》写起,有什么好处?

  2. (2) 阅读③④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①分析第③段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④段的作用。

  3. (3) 从论证过程看,文章是如何阐明“要勇于当自己的‘伯乐’”这一观点的?

  4. (4) 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

古诗文名句默写

自然界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抒发的是“”的思乡之情。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 . 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 . 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C . “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 . 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爱国热忱。 E . 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根据语境作答。

中德双方欣喜地看到中欧一系列经贸合作措施  A  。中德两国开启“快捷通道”,全面简化入境手续。日前两架从德国返回中国的包机从法兰克福起飞,将约400名德国在华企业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送往中国,助力他们复工复产。欧洲企业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表现出极大热情。截至目前,欧洲地区已有近20余国逾400家企业报名参加第三届进博会,反映了欧洲企业界对中国经济的高度期待。

中国和欧盟的经济总量之和占全球三分之一,世界正期待中欧两大经济体发挥世界经济“双引擎”作用,拉动世界经济复苏。此次会晤体现了中欧双方的   B  , 只要中欧合作“航向”正确,就必将引领双方驶向未来发展水草丰美的“绿洲”,同时也将给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带来新希望。

  1. (1) 请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生根发芽 落地生根  远见卓识  真知灼见

    A:   B:

  2. (2)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 (1) 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3. (3) 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     )
    A . 苛政猛于虎也。 B . 出淤泥而不染。 C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1) 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2. (2)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个字的意蕴,说说这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默写填空
  1. (1) 念天地之悠悠,
  2. (2) 有约不来过夜半,
  3. (3) ,隔江犹唱后庭花。
  4. (4) ,凭君传语报平安。
  5. (5) 《游山西村》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的诗句是
  6. (6)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道出了他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的心志的诗句是: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B . 《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都德、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C . “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一句是并列关系复句。 D . “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这句话中的问号使用正确。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校园的夜晚很美丽,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 .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内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创立了“相地论”。时至今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仍然被认为是自然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C . 初三后期,同学们都感到十分紧张;通过李老师的这次心理辅导,对大家的帮助很大,同学们放松多了。 D . 一些学生长期迷恋上网,就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这种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政府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方法。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王曰:“缚者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A . 曷:同“何” B . 坐:犯罪 C . 实:确实 D . 所以:……的原因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1) 诗题中“左迁”的意思是
  2. (2) 诗歌三,四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 (3) 赏析诗歌首句“杨花”“子规”的作用。

将下面的简讯概括成一句话消息。(不超过24)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阿兰•温德尔所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成功地用纳米碳管组成的纤维织成了“纳米绳”。这种“纳米强”虽然很细,但其刚度和硬度都很大,因为它们是由纳米碳管构成的,而纳米碳管的直径是一根头发直径的五千分之一。其刚度是钢材的10倍,其硬度是金刚石的2倍。目前虽然科学家制成的“纳米绳”的长度还不长,最长为20厘米,但阿兰•温德尔的研究小组相信,在将他们的方法进一步改善之后,他们可以织成任意长的“纳米绳”。

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

    南方网讯,至64,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上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中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                           

                         ”。

    ①给这则新闻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l5个字

②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

下列关于名著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它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B.《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康塞尔热衷于航海,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环球探险旅行,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重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楚蔑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对全世界的一代代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使我们记住了那位具有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保尔。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

在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淡的,       ,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①            B.②③         C.②①             D.④③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

                                     蒋士铨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差():同,病愈。

 1、请解释下面句中黑体词的意思。

   ①暇更录唐宋人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未尝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辄无言而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 然则何以解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选文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邂逅霍金

⑴自从《时间简史》〔《时间简史》霍金所著的科普作品,1988年初版,讲述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科学探索成果)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⑵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1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有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

⑷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⑸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⑹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⑺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⑻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⑼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⑽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⑾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⑿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⒀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注释】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他因患“渐冻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卢伽雷氏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

1、在第6段中作者为什么“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2、文中“我”初见霍金时“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说“霍金是幸运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分条称述。

4、最后一段中,作者为什么希望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的一生?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女记者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疾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的太多吗?”霍金的脸庞充满恬静的微笑,他艰难地扣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标准的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幕下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以及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 ”

 你认为霍金的回答反映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诗人急切地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非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谋求自己的私利的两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