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语文

阅读《公输》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宋何罪之有?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3. (3) 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名著阅读。

  1. (1) 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着“小茨冈”一打转儿。当外祖父打我的时候,他仍然是用自己的手档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

           “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 ”

           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

           “你不是不愿意了吗?”

           是不愿意来着,可是又伸了过去……不知怎的,不自觉地就伸了过去……”

     (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①以上语段出自《》,作者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

    ②结合上述语段,说说。“小茨冈”是个怎样的人?

  2. (2) 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中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

           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举一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 (1) 宋濂,字景濂,号,元末明初家。
  2. (2) 下列各项与“负箧曳屣”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负荆请罪 B . 如释重负 C . 忘恩负义 D . 胜负兵家事不期
  3. (3) 选文写了作者求学路上的“深山巨谷”“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有何用意?
  4. (4) 作者用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5. (5) 宋濂身上具有成功者必备的哪些品格,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回答。
荷文化灿若星河,源远流长。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姜堰某中学七年级各班准备开展“清荷飘香”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 (1) 【爱荷申请】下面是七②班孙杰(化名)同学向“清荷吐芳”文学社递交的一份申请书,请仔细阅读,完成题目。

    申请书中有三处不妥(其中有两处格式错误,一处有语病),请分别修改。

  2. (2) 【咏荷赏美】文学形象往往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感。歌曲《荷塘月色》借助典型意象营造优美意境,使之具有丰富意蕴。请仿照示例,从“月”“荷”两个意象中任选一个简要赏析。

           歌词: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示例:“鱼”,这里是爱情婚姻的象征,传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 (3) 【观荷劝说】

    夏天到了,姜堰万竹园荷花池里的荷花盛开,煞是好看。有一个小孩想要掐一朵,正好被你撞见,此时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含标点符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 .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C . 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 .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借你一个微笑

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1. (1) 这篇小说的神态描绘逼真传神,第③自然段中画线语句写出了李俊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回答。
  2. (2) 第⑦自然段写李俊听说“我”要向他每天借一个微笑后,始而“很困惑地看着我”,终而“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由于受叙事方式的限制,作者没有写李俊复杂的心理活动,假如你是当时的李俊,请将你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60字内)
  3. (3) 作者在第(11)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说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作答。
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①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②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的口号。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xùn)职      腼(diǎn)      自(bào)自弃 B . (zhà)栏      星宿(xiù)       持之以(héng) C . (náo)      (xuàn)耀      自吹自(léi) D . (jí)据       褴(lǚ)        顿开茅(sè)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③枯藤老树昏鸦,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 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 .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 . 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段文字。( 10分)

    钟南山说,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不是孤独的,大家都以不同方式默默支持她:走村串户,宣传抗疫的村官;主动请缨,逆向而行的医护;昼夜不息,与病魔争时间的建筑工人;放弃休假,坚守工作一线的公安民警……面对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你想说些什么?请你为之书写。120 个 字左右。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两项是(   )
A . 书籍是思想之舟,它小心翼翼地把最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 . 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C . 随着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城乡孩子都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D . 浏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对浏阳河的保护力度。

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
 

下面是某刊物刊登的两幅相互独立的漫画。有同学就其独立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是一幅漫画的两个连续的画面,并从画面构成和情节方面阐述了理由。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可能是什么?

   

作者:德国  卡杰尔                        作者:斯洛文尼亚  怕弗里克

《藤野先生》选段

(甲)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选文出自鲁迅先生的叙事散文《藤野先生》,被收在《           》中,这部书的原名是《                》,鲁迅先生的这部著作取名的寓意是                                                

2.(甲)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

                                                                                                

3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刺耳的原因是                                          

                                                    

4.从(乙)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5.从表达方式看(甲)段以        为主,(乙)段以          为主。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全词以语贯穿始终。

B.上阕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并用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下阕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D.全词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下列作家全是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 王安石 杨万里   B.韩愈 柳宗元 苏轼  C.韩愈 孟浩然 李清照    D.白居易 辛弃疾 苏轼

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铜仁市某中学某班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兔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效忠宣誓”,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国。在演奏国歌或面对国旗时,他们会做出用右手按心口的“效忠宣誓”的标准姿势。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美利坚》。对于成年人,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体育賽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
(1)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一条你的探究结果。
(2)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材料三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一条。
(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具体表达出来。
(三)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分析鲁庄公治理国家的特点。 B. 交代了鲁齐两国作战的具体时间。
C. 分析了作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D. 交代了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选文“______”交代了作战背景,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围绕“____________”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