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刀之爱
      ①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②"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③"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④"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⑤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细心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⑧"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⑨"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⑪"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⑫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⑬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⑭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⑮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 (1) 第⑺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 (2) 第⑧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3. (3) 请你找出并用“    ”划出文中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

  4. (4) 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节日探源”小组在活动中收集到许多对联,为便于分类整理,他们开展了“重温对联”知识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古代对联的别称有
  2. (2) 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有。(简要说出其中种即可)
根据理解,仿照划线句将《孩子,去追求这样的人生》选文中①②处补充完整。

   孩子,你要学会做饭。这与伺候人无关,这样你在孤独饥饿的时候,就能喂饱自己。孩子,①。这与学历无关,人生需要经历这几年,无拘无束又能浸染书香的生活。孩子,②。足迹有多远,心就有多宽。心宽,你才会豁达,才能得到快乐。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 ①③②⑤④⑥ B . ⑤①③⑥④② C . ⑤⑥④①③② D . ③②⑤①④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高俅因为踢得一脚好球而被后来做了皇上的端王看上。 B . 史进是因为被诬陷私通草寇而逃离了华阴县。 C . 梁山起义军曾活捉高俅,后又把他放了。 D . 武松和杨志都是被毒死的。
学校组织“漫步古诗文苑,学习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撰写开场白】

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可以追(sù)□到远古时期。古典诗文别有洞天,藏有无数美景,也(yùn)□含无限思绪。它能够让人领略的历史________,也能够让人暂时离开(xuān)□哗的尘世。今天,让我

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追寻古人的足迹,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1. (1) 根据语境,在上文□中填入合适的汉字。

    追sù

    yùn含

    xuān哗

  2. (2) 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周而复始 B . 瞬息万变 C . 风云变幻 D . 分崩离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痴的生活

【爱沙尼亚】梅希斯·海因萨尔

    ①于是他在想,也许人的天性赋予人说谎的本能,使得人甚至在精神紧张时刻,也能够像狐狸或者野鸭一样保守住自己巢穴的秘密。——契诃夫《痛苦的人们》

    ②维洛·林德意识到了自己是个白痴,这使得他的生活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周围人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就连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也丝毫没有想到他有这种可怕的症候。

    ③“这一切简直太离谱了!”维洛暗想。

    ④有时候,劳碌地工作了一天之后,维洛发现自己在公园里张大嘴巴看着麻雀,有时更傻里傻气地纵声大笑。他惶恐地看看四周,扮出一副正经八百的神情,然后匆忙离开。

    ⑤与这种神魂颠倒完全不同的是,维洛做出了不少杰出的发明。他受过两种高等教育:一种是人文科学,另一种是实用艺术,现在他在塔尔图家具公司担任厨房装饰工艺艺术设计师,在这一领域他颇受尊重,是当之无愧的知名专家。此外,他还熟练掌握了五种外语,娶了哲学教授的女儿为妻,和她一起养育了三个孩子,他还善于结交朋友,其中不乏绝顶聪明和智慧超群的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得不承认,所有这一切都起不到他所期望的那种作用。所有的大智慧固然很有意思,使他开心,可在这中间他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快乐、那种生活中原本质朴而纯真的快乐。

    ⑥三十五岁时,维洛终于明白:如果揭开那并非天生而是后天获得的保护色,那么可以看出,在他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活生生的白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很悲伤,却又感到某种解脱。从那时起,他开始享有静谧而怡然自得的独处时刻。他有时提前下班,或者星期日一大早就悄悄溜出家门。

    ⑦在这样的日子,维洛的眼睛格外闪闪发光,他几乎一路小跑着来到长途汽车站,随便登上某辆城郊汽车,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基亚尔尔肯纳或艾克。不过,他最常去的地方是设在达比韦雷的垃圾场。在那里他能摆脱掉一切束缚,自由自在。他毫不掩饰内心的快乐,高兴地看看被扔掉的暖气片、熨斗还有旧杂志,随心所欲地挺直身子躺在发霉的破垃圾堆当中。

    ⑧当妻子偶尔问他经常外出到哪里去时,维洛早就准备好了完美、看不出任何破绽的答案。这样一来,维洛便可以继续过着自己原本状态下的隐秘生活了。

    ⑨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有了更加喜欢的地方。那是一个被废弃的古老的庄园,那里居住着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婆,耳朵聋,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维洛一到庄园就钻到畜牲棚里,仰面躺在鸡群和羊群之间,静静地待在饲料和干粪堆上。他欣赏着吃力咀嚼饲料的羊,觉得自己像在家里一样。他与这间破旧不堪的小房、鸡、羊,还有弥漫在阳光中的尘埃融合在一起,他每分每秒都在享受着极乐世界般的幸福。有时他用小木片挖羊粪,为了让鸡能够啄食小虫,那时候某一只母鸡会把维洛当成公鸡在他眼前迈着碎步走过,向他卖弄风情,竖起羽毛向他求偶,面对这种情景,他的心里美滋滋的。

    ⑩外面天开始变黑了,维洛跑进年迈体衰的老太婆的厨房,默默的坐在板凳上,凝视着日光渐渐把自己的阴影从污水桶向右边移动,直到破旧餐桌上仅仅留下一个小小的亮点。这时小老鼠爬到餐桌上寻找面包残渣吃,它根本不怀疑这里坐着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在看着它。此刻维洛感到幸运的是:小老鼠对于他这个生命体的存在毫不在乎,如此不加掩饰地无视他是一个生命体,使他顿时产生许多感悟。

    ⑪刹那间,他外衣内兜里的闹钟响起了铃声,他颤抖了一下,慌忙站起身来,这是他应该回归日常生活的信号,他悄悄离开小屋匆匆忙忙地回到城里。

    ⑫每次维洛这样外出归来,情绪都格外高昂,眼里闪烁着特殊的光芒。他热烈地亲吻妻子,和孩子们玩耍嬉戏。而当夜幕降临时,他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设计用于遥远未来的另类家具。在这些迅速绘制出的桌、椅、柜橱的草图中,可以捕捉到某种非同寻常的、完全新颖的、宏伟壮观的风格,维洛会立刻把这些图纸藏到办公桌的最里面,仿佛担心被不吉祥的毒眼看见似的。

(有删改)

  1. (1) 第⑤段说“在他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活生生的白痴”,请概括文中主人公维洛的“白痴”行为。
  2. (2) 第④段作者详细地介绍维洛的杰出发明和家庭情况,有何用意?
  3. (3)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那时候某一只母鸡会把维洛当成公鸡在他眼前迈着碎步走过,向他卖弄风情,竖起羽毛向他求偶,面对这种情景,他的心里美滋滋的。(结合语境,说说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

    ②这是他应该回归日常生活的信号,他悄悄离开小屋匆匆忙忙的回到城里。(“悄悄”“匆匆忙忙”表现了维洛此刻怎样的心理?)

  4. (4) 作者引用契诃夫的《痛苦的人们》中的话作为本文的题记,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题记的理解。

    “于是他在想,也许人的天性赋予人说谎的本能 , 使得人甚至在精神紧张时刻,也能够像狐狸或者野鸭一样保守住自己巢穴的秘密。”

读《悬岩边的树》,“悬岩边的树”的“倔强”与《白杨礼赞》中“白杨”的“倔强”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阳光地带

    ①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②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

    ③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的呆在晾衣绳的一头,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④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

    ⑤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⑥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⑦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 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⑧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的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⑩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1. (1) 第⑤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中“温暖”第一层的意思是指,第二层的意思是指
  2. (2) 第⑦段划线句作者连用 5个“最”,有何作用?
  3. (3) 第⑧段中为什么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4. (4) 说说你对题目“阳光地带”的理解。
  5. (5) 结合文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和你的实际生活感受,仿照第⑦段画线句的句式,把省略的内容再补写两句。
大作文: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一题目:有你才精彩

作文二题目:在新的班级里成长

作文要求:

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通过细节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í)    阔(chuò)    彬有礼(bīng) B . (tì)    媚(chǎn)    而不舍(qì) C . 役(pú)    见(piē)     颓断壁(yuán) D . (rěn)   正(xiào)    光彩熠(yì)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竹里馆

[唐]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 . 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却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 . “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长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惆怅的情感。
  2. (2) 下列诗句中,和本诗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的一项是    (  )
    A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B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 .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3. (3) 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名著阅读题。

  1. (1) “骆驼祥子”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 (2) 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至少三个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 . 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 .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D . 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根据拼音,用正楷字体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对于一班 bǐ bó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2. (2)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 suí shēng fù hè着。
阳光让美丽之花绽放,关爱让幸福之花绽放,拼搏让理想之花绽放,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

请以《   ▲   悄然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字书写;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不少于600 字。

示秬秸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①秬(jù)秸(jiē):张耒(lěi)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任太常寺少卿。

1)诗中对两个儿子提出明确告诫,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1分)

2)赏析下面诗句(3分)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1)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A. 触(感动) 鼎(大)
 
B. 触(接触) 鼎(古代的一种锅)
 
C. 触(接触) 鼎(大)
 
D. 触(抵) 鼎(正在)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这位老革命家的正直、善良、与真挚的爱国情怀,让每一位参观者受益匪浅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在昆明火车站惨无人道的屠杀,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都会为此义愤填膺,极力谴责。

 C.虽然肆意排污、制造雾霾的行为不会戛然而止,但依法严惩乱排乱放、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的系列措施,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D.“神舟十号”飞船和火箭垂直总装厂房雄伟壮观,单是那74米高、350多吨重的升降推拉钢大门,就令人叹为观止

校团委定于54日青年节这天举行“青春飞扬”主题演讲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为开展好这次活动,校团委通知各班团支部书记于428日下午3点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筹备会,布置活动相关事项。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这份通知,注意格式(4分)

2)请你为这次演讲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4分)

3)如果你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不少于40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