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有关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 .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 .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刻较长
如图所示是两个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A、B是图中电场线上的两点,则(  )

图片_x0020_1518990247

A . 左侧带负电荷 B . A点场强比B点场强小 C . A,B两点电势相等 D . 正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电势能
如图所示,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两点。一个电荷量q =+4.0×10-8 C的试探电荷在b点所受静电力Fb = 8.0×10-4 N。现将该试探电荷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功W = 1.6×10-6 J。求:

图片_x0020_100022

  1. (1) b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 b
  2. (2) 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在一个点电荷 的电场中, 坐标轴与它的一条电场线重合,坐标轴上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放在 两点的、均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 轴的正方向相同,电场力的大小跟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直线 所示。求:

  1. (1)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 (2) 点电荷 的位置坐标。
如图所示,质量M=1kg足够长的绝缘木板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物块带正电,电荷q=0.8C,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在距木板右端L=4m处有一竖直分界线DE,DE右边有垂直纸面向里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5T。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F=8N的拉力,当物块运动到DE处时,撤去拉力F。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 (1) 从木板开始运动到木板右端到达DE所用的时间;
  2. (2) 物块刚要进入磁场时,物块相对木板运动的距离;
  3. (3) 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某同学测得摆线长为99.20 cm,摆球直径为1.60 cm,

  1. (1) 若摆球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81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秒表读数为s。
  2. (2) 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可知,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m/s2。(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 (3) 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 计数结束时秒表太迟按下 B . 把摆动n次,误记为(n+1)次 C . 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石块从塔顶自由下落,它在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是30m(取g=10m/s2)则(   )

A . 石块的末速度是30m/s B . 石块的末速度是35m/s C . 石块的下落时间是3s D . 石块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7.5m/s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0

  1. (1) 在实验过程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选用密度较小的摆球 B . 使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 C . 选择摆球在最大位移处作为计时起点 D . 测得摆球经过最低点n次所需时间为t,求出单摆周期为
  2. (2) 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直径为cm。
  3. (3) 改变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多组L与T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T2—L图象,并求出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用提供的物理符号表示)
已知 的衰变方程为 ,半衰期为5.27年,则X和1克 经过5.27年后还剩下 的质量分别为(   )
A . 质子  0.5克 B . 电子  0.5克 C . 质子  0.25克 D . 电子  0.25克
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m处有一安全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2m/s2的加速度追赶.试求:

  1. (1) 赛车出发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 (2) 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是多少米?

  3. (3) 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

  4. (4) 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

“严禁超载,严禁超速,严禁疲劳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 . 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 C . 疲劳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 D . 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木块,从斜面顶端以3m/s的初速度下滑,至底端时速度恰好为零;若木块从顶端以5m/s的初速度下滑,则滑至底端时速度大小为(   )
A . 1m/s B . 2m/s C . 3m/s D . 4m/s
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先让物体运动,再接通电源 B . 应把纸带放在复写纸上面 C . 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 D . 纸带上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假如你登上月球,你能够实现的愿望是()
A . 轻易将1000kg物体举过头顶 B . 放飞风筝 C . 做一个同地面上一样的标准篮球场,在此打球,发现自己成为扣篮高手 D . 撇铅球的水平距离变为原来的6倍

假设某次天文现象中,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运转周期为T。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做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若某时刻该行星正处于最佳观察期,行星、地球的绕太阳的运行方向相同,如图所示,求:

1)该行星绕太阳的运转周期T1

2)问该行星下一次处于最佳观察期至少需要经历多长的时间Δt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3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25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A. 1s          B. 3s         C. 5s            D. 3 s


如图所示,在无限长的竖直边界ACDE间,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于ADEC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上部分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OF为上、下磁场的水平分界线。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AC边界上与O点相距为aP点垂直于AC边界射入上方磁场区域,经OF上的Q点第一次进入下方磁场区域,QO点的距离为3a。不考虑粒子重力。

(1)求粒子射入时的速度大小;

(2)要使粒子不从AC边界飞出,求下方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应满足的条件;

(3)若下方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3B0,粒子最终垂直DE边界飞出,求边界DEAC间距离的可能值。

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C.粒子动能逐渐减小           

D.粒子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更大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米,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m/s2,该路段的限速50km/h。则该车是否超速

A不超速  B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50km/h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