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高考试题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但是也会给环境、秩序,甚至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据报道,某小区内,处在三楼的金毛犬,看到楼下外出归来的主人异常激动,从阳台水平飞出后落到主人头部,将主人的颈椎砸折。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在从阳台水平飞出后
A. 与人相撞前,金毛犬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与重力的方向垂直
B. 与人相撞前,金毛犬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C. 与人相撞过程中,金毛犬对主人的作用力大小与它的重力有关
D. 与人相撞过程中,金毛犬对主人作用力的方向与它动量的变化方向相同
某小组研究SCN-分别与Cu2+和Fe3+的反应。实验中:c(KSCN) = 0.1 mol/L;c[Fe2(SO4)3] = 0.025 mol/L;c(CuSO4) = 0.05 mol/L。
Ⅰ. KSCN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如下。

资料:ⅰ.Cu2+可与SCN-反应生成CuSCN白色沉淀和(SCN)2。
ⅱ.(SCN)2称为“拟卤素”,在水溶液中呈黄色;(SCN)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可与水、碱等发生反应。
(1)a中Cu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a→b中试管内溶液pH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b→c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__。
Ⅱ. 同学们根据相同条件下氧化性:Fe3+>Cu2+,预测Fe3+与SCN-也可发生类似a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4)向Fe2(SO4)3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到______,表明发生了反应:Fe3+ + 3SCN- Fe(SCN)3。
(5)基于(4)继续实验:用Fe2(SO4)3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6)查阅资料并讨论后得出:溶液中离子在反应时所表现的氧化性强弱与相应还原产物的价态和状态有关。由此分析a中反应发生的原因:生成CuSCN沉淀使Cu2+的氧化性增强,并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7)取(4)中反应后溶液,逐滴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并且沉淀量逐渐增多。该实验结果与(5)中实验结果不一致,解释原因:______。
(8)为进一步证实(7)中的解释,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其操作及现象是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变化与水温、盐度、有机物质分解和生物活动等相关。自上世纪 50年代以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夏季尤其显著,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现实和潜在影响。

分析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在夏季强度显著增加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海外贸易分为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明初,朝贡贸易被作为朝廷怀柔海外藩属国的重要手段,政治色彩浓厚而经济功能较弱。由于不堪重负,明中叶以后对朝贡贸易有诸多限制。民间海外贸易早在宋代和元代就有较大发展,但明初朝廷为了集中精力对付来自蒙古人等北方势力的侵袭,消除东南沿海的倭患,民间海外贸易受到严禁。尽管如此,海上走私仍屡禁不绝。明中叶以后,民间贸易因政策放宽而得到发展,主要贸易对象从亚洲其它地区变为欧洲。明清海外贸易政策时紧时松,政策放宽时海外贸易就得到较大发展,贸易络不断扩大。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1 9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摘编自王信《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鼓励扩展国际贸易。为了更便利地筹措海外贸易资金和降低投资风险,一些国家建立国家银行,政府充当担保人;受政府扶持和保护的民间合股公司也应运而生。在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欧诸国在亚洲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从本国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这一切,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但似乎并没有改变欧洲对亚洲贸易的不利地位。16至18世纪时,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时期中西方海外贸易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技术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投资者先在前者的市场上开展业务、验证发展模式,等待后者的国内市场开始成熟时再杀回来,进而凭经验优势获得套利的机会。这种运用“时间机器”投资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具体分析矛盾,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突破思维定式,摆脱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善于把握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④坚持经验至上,运用既有经验指导实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22尘,惜玉怜香,总之花丛稀见。叹年华之逝水,付夙恨以何如?若蒙君子如习马之多情,小妹具文君之慧眼,不弃花丛贱质,请速惠临。”下列对这则征婚广告内容的评论正确的是
A. 国民政敢府统治时期通俗性报刊发展
B. 白话文的使用尚未得到推广
C. 婚姻自主已成为时尚
D. 体现了近代中国思想观念的进步
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成立全国首家“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独立于“村两委”的第三方机构,监督村务管理制度实施和村务管理运作的做法,“后陈经验”登上央视《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第二季。该做法于2010年被全国人大写入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一改革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后陈经验”启示我们
①坚持权力制衡与行政管理有机统一,推进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②坚持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形成多元主体协商治理的有效机制
③坚持基层实践创新与制度建设统一,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认同
④坚持群众决策权与监督权有机统一,强化民主监督在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在支付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小额免密”“闪付”等支付功能也悄然兴起,然而,此种支付功能开启时用户往往并不知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用户在追求便捷的同时莫忘安全红线,这一提示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②矛盾双方相互同一,相互包含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65年,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马尼拉帆船航线,从美洲到亚洲实现直航。自菲律宾甲米地港启航,利用东南季风,向北航至北纬38°——40°,再利用西风向东航行,至北美洲阿卡普科港,然后大帆船驶向秘鲁卡亚俄港口,史称“太平洋丝绸之路”。1565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在太平洋建立循环贸易体系。中国船把丝绸、瓷器、工艺品运到马尼拉,西班牙船把中国货转运到阿卡普科,然后,西班牙大帆船再把美洲白银运到马尼拉,换取中国的商品,如此循环。
——据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等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以张蓦通西域为开端,是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同时期大规模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海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进行“大型”与“官民”兼具的外交与商贸活动交通路线。“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同为国家行动,是以“和合文化”为特色的外交活动。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文明,通过“下嫁”“和亲”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和平共处,建立友谊。
——摘编自刘庆柱《关于“海丝”与“陆丝”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丝绸之路与太平洋丝绸之路的不同特点。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如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比较小
B. 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C. 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某课题组研究了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侧芽生长和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浓度/(umol/L)

0

1

5

10

50

100

插条生根数(条)

5

8

10

12

12

9



A. 以上实验结果均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甲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B. 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月季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为Z浓度
C. 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是10~50 umol/L
D. 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Z<Y<X

,则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
“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健康诞生。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由于基因编辑技术仍然存在严重“脱靶”风险,并对人类的基因会产生不可预测、无法控制的严重影响,会引发严重的伦理危机。基因编辑技术的运用极具争议,国内外不少专家表示强烈造责。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对基因编辑婴儿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知识结构和立场的不同决定了不同专家对基因编婴儿持有不同态度
③从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到专家们提出质疑,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基因编辑技术存在严重“脱靶”风险,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检验和完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红细胞在高渗 NaCl 溶液(浓度高于生理盐水)中体积缩小,在低渗 NaCl 溶液(浓度低于生理盐水)中体积增大。下列有关该渗透作用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对 Na + Cl - 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B .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 Na + Cl - ,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C .细胞膜对 Na + Cl - 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 Na + Cl - 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D .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 Na + Cl - Na + Cl - 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国之大者”。鲁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刘康公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敕曰:“漕运通流,国之大计。”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
——据《左传》《汉书》《唐会要》《明实录》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七年(190年),张之洞连上《通遵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及《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认为:“盖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
——据《张之洞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康公,汉文帝、唐德宗,明太祖,张之洞提出“国之大者”主题的时代背景。
(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今天的“国之大者”,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今确立“国之大者”主题的因素。

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或回收

D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江苏省常熟山歌赞扬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制
B. 人民公社
C. 农业集体化道路
D. 土地改革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系列政策出台对我国商品和劳务供给量的影响可表示为(P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价格,Q表示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