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565年,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马尼拉帆船航线,从美洲到亚洲实现直航。自菲律宾甲米地港启航,利用东南季风,向北航至北纬38°——40°,再利用西风向东航行,至北美洲阿卡普科港,然后大帆船驶向秘鲁卡亚俄港口,史称“太平洋丝绸之路”。1565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在太平洋建立循环贸易体系。中国船把丝绸、瓷器、工艺品运到马尼拉,西班牙船把中国货转运到阿卡普科,然后,西班牙大帆船再把美洲白银运到马尼拉,换取中国的商品,如此循环。——据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等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以张蓦通西域为开端,是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同时期大规模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海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进行“大型”与“官民”兼具的外交与商贸活动交通路线。“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同为国家行动,是以“和合文化”为特色的外交活动。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文明,通过“下嫁”“和亲”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和平共处,建立友谊。——摘编自刘庆柱《关于“海丝”与“陆丝”对比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及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丝绸之路与太平洋丝绸之路的不同特点。
答案:【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方进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白银需求量大;中国手工业发达。影响:促进了西方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利于西方殖民扩张;加强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白银流人中国,加大了明朝白银货币的流通;有利于美洲的经济作物传人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加快了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2)时间上:前者历史悠久,后者兴起于新航路开辟之后;航线上:前者横贯欧亚,后者连接亚洲和美洲;性质上:前者以政治为主,涉及经济文化,后者以经济交往为主;交流物品:前者以丝绸、瓷器为主,后者以白银为主;交流方式:前者主要以和平方式,后者以殖民掠夺为主;规模和形式上:前者规模大,以官方为主,后者规模小,以民间交往为主。【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出现的背景,可从西方和中国两个方面切入分析,具体结合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明朝商品经济繁荣和手工业发达等主干知识来回答。影响:结合书本所学关于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等知识,从对当时中国影响和对世界(尤其是西方)影响两个角度切入分析。(2)不同特点:根据材料 “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1565年”可得知,时间上:前者历史悠久,后者兴起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根据材料“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进行“大型”与“官民”兼具的外交与商贸活动交通路线”“从美洲到亚洲实现直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航线上:前者横贯欧亚,后者连接亚洲和美洲;根据材料“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在太平洋建立循环贸易体系”可得知,性质上:前者以政治为主,涉及经济文化,后者以经济交往为主;根据材料“西班牙大帆船再把美洲白银运到马尼拉,换取中国的商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流物品:前者以丝绸、瓷器为主,后者以白银为主;根据材料“以“和合文化”为特色的外交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流方式:前者主要以和平方式,后者以殖民掠夺为主;根据材料““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同为国家行动”“ 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马尼拉帆船航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规模和形式上:前者规模大,以官方为主,后者规模小,以民间交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