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语文

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令人流连忘返;辽阔无垠的西北大漠令人兴奋不已;人来人往的繁华都市令人沉醉其中;宁静祥和的乡村田园使人迷恋……世界之美,无处不在。相信你的家人肯定也带你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那么,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个好地方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它的特别之处。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绘;③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④书写工整认真;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⑥不少于350字。

课内阅读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 (1)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感叹句。
  2. (2) 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
    A . 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的弱小让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由于它的愤怒,护子心切,又“发出嘶哑的声音”。 B . 因为老麻雀看到了猎狗的凶恶,很害怕,所以“浑身发抖”;同时它希望通叫声来换来其它的帮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3. (3) 文中提到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4. (4) 写出一句赞美母爱的诗句。
看拼音写汉字

yōu   xián

chǎng  miàn

xīn  shǎng

fēng jǐng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 . 书籍    匪徒    倒霉    随心所欲    五湖四海 B . 宴会    荒凉    哀思    死得其所    翻厢倒柜 C . 残爆    痕迹   隐蔽    满脸横肉    心平气和 D . 倾覆    尖硬    觉察    优哉游哉    高歌曼舞
“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理睬”的近义词是(    )。
A . 理解 B . 理会 C . 理当 D . 理应
数笔画填空。

“美”共画,组词

“鱼” 共画,组词

“放” 共画,组词

“朵” 共画,组词

把成语补充完整。

异宝      心     外患

理所     闻名      有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 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1) 第一自然段共有句话。从第句到句,写了荷花开花时的三种不同形状。描写荷叶的句子是第句。


  2. (2) 我能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颜色的词语:


  3. (3) 我能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选出搭配有错的一组词(   )

A . 介绍商品 谱写乐曲 舒展枝叶 B . 捐献图书 推举新书 借阅图书 C . 召开会议 讨论问题 交流思想 D . 回忆往事 认识世界 放飞思想
读诗《江南春》,解释下列词语

①江南春

②山郭

(kàn) (dào) (zhè) () ()() () (xiǎnɡ) (dào) (de) (xiě) (xià) (lɑi)

“我”用彩色铅笔画出了彩色的梦,梦中有色的草坪,色的野花,得透明的天空,的森林。
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粒粒(lì    li)     锄禾(hé   hè) 

连小动物和它们的本领。
黑狗 黄鸭 白兔 花猫 青蛙 公鸡



zhuō hài虫 打míng 看家门 会yóu yǒng chī luó bo zhuō老shǔ
下面是圆明园中“平湖秋月”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阅读后完成各题。
平湖秋月,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福海北岸,与“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同名。正殿为三间大殿,檐下悬挂雍正御书“平湖秋月”匾。每当清秋气爽,湖面水平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________。如果站在高阁之上,纵目高tiào,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
【1】“匾”字共______笔,最后一笔是______。( )
A.10 竖 B.11 竖 C.10 竖折 D.11 竖折
【2】在“清秋气爽”一词中,“爽”字的意思是( )
A.干脆,索性 B.差错、违背 C.明朗、清亮 D.直率、痛快
【3】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A.星月交辉 B.波光粼粼 C.云雾缭绕 D.交相辉映
【4】看下面两个“tiào”字的意思,把这个字写在文中田格里。
跳tiào 用力使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一跃~高|~远|~绳。
眺tiào 眺望,往远处看:登高远~。
古诗我会背的可多了,我还会默写唐代的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呢。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一旦……就…… 无论……都…… 即使……也……
与其……不如…… 不但……而且…… 既然……就……
(1)大量阅读(______)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______)能提高写作能力。
(2)班车每天准时到达,(______)刮风下雨,(______)都不误点。
(3)时间(______)流逝(______)再也不会返回。
围绕“ 小丽多才多艺。”这句话写具体。
小丽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唯一的听众》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觉、感受、感悟)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感到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大,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名望、威望、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联系上下文,说说“声望”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尔( ) 众多( ) 凶恶( )
【3】联系上下文,用“ ”选择最恰当的词。
【4】“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促使“我”努力练琴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使妹妹大吃一惊,妹妹大吃一惊是因为_________。
【6】作者“一直珍藏这个秘密”中 “秘密”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 “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习作
老师,我想对您说
在和老师相处的这一学期中,有没有你不理解老师或老师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老师交流、沟通。
要求:1.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叙事清楚,表达真情实感。2.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