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五年级语文试题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寒漪。

牧童横牛背,短笛无腔吹。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打  解  抹  拧  拉

研  掏  蘸  翻

胡琴    算盘    螺丝

纽扣    脂粉    药末

耳朵    鼻涕    书页

将下面诗句与对应的季节连线。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春季

千树万树梨花开      夏季

千里莺啼绿映红      秋季

枫叶红于二月花      冬季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鸟天堂

    正是北国千里冰封的时节,想不到在南国新会却是一派小阳春的天气。这天,我们去游览闻名遐迩的“小鸟天堂”。

    “小鸟天堂”无愧于天下奇观这一赞誉:一棵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榕树,“一树成林”,枝繁叶茂、盘根错节,覆盖着一个占地十多亩的小岛。远看像一簇绿茸茸的林丛;近看则如一把青蒙蒙的巨伞,那些粗细不一的气根,一排排、一簇簇像珠帘从半空中垂下,有的低垂于静静的水面,有的则沉没在河底,尤其那些色彩斑驳的枝干,峥嵘突兀,千姿百态,________你从哪个方向观察,________难以分出主干与枝干。

    所谓奇观,不仅是古榕树,还有那成百上千只在此栖息的鹭,简直是个“百鸟王国”。黄昏时分,它们盘旋飞翔,像一片片云彩。这里落户的鹭有三种:白鹭、灰鹭、麻鹭。早晨,白鹭、麻鹭飞出去到处觅食,黄昏后归宿;此时灰鹭又惊翅起来夜巡,再于晨曦中回家小憩。它们按时轮换,和睦共处,简直比一家人还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难想象它们是如何共饮一河水,同栖一小岛的。

    当然,这奇观的形成在于人为,当地人多少年来就养成了保护绿树、爱护鸟儿的情操。他们甚至定下禁令:不准在“小鸟天堂”附近地区鸣放鞭炮,不准任何人登上小岛一步。

    巴金老人当年来此参观后,禁不住写下《鸟的天堂》一文,赞美这里是小鸟天堂,尔后,又亲笔为此处奇观题字“小鸟天堂”。“小鸟天堂”原名是雀礅,此一改名,分外添色,让本来就充满诗情画意的游览胜地更是洋溢着分外诱人的春色。

  1. (1) 在横线上补上适当的关联词。

    远看像一簇绿茸茸的林丛;近看则如一把青蒙蒙的巨伞,那些粗细不一的气根,一排排、一簇簇像珠帘从半空中垂下,有的低垂于静静的水面,有的则沉没在河底,尤其那些色彩斑驳的枝干,峥嵘突兀,千姿百态,你从哪个方向观察,难以分出主干与枝干。

  2. (2) 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名声很大。

    ②天下少有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③高峻突出的样子。

  3. (3) 作者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小鸟天堂”这一天下奇观的?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在文中用“”画出有关语句。
选字组词。

摔   蟀   率

打   跟头   蟋   效   税

挠   浇   烧

头   水   燃   杯   花   阻

戴   带   代

   路   数   领  

偏   遍   篇

爱   章   目   普

下列各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功勋(xūn)喃(nān)喃 B . 慰(wèi)问牺牲(shēng) C . 黯(àn)然尸(sī)体 D . 凑(zòu)近眷(juàn)念
比一比,再组词。

  几  旁

  叽  傍

  讥  榜

  饥  膀

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横线上。

帽子     一帆船

早饭     一爪子

横木     一绳子

猴子     一步枪

根据句意写词语。

①主动要求承担某种责任,完成某种任务。

②形容不怕死,多指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生命。

③深沉地思考,竭尽全力地想。

④心绪不宁,焦急烦躁。

读课文《唐玄奘西行取经》,说说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
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有没有某一时刻、某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呢?

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习作。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 . 睡(kē) B . 酒(niàng) C . 水(qián) D . 弱(xiāo)
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每道选择题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母亲的短信

①夜色迈着她那轻盈的步伐,悄然来到了这座宁静祥和的海滨小城,喧嚣的街市缓缓地停息了它那特有的声响,就像渐行渐远的钢琴曲一般——清澈、空明。晚饭后,我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搜索自己钟爱的电视剧,母亲则在一旁拿着手机不停地翻找着什么。

②窗外微微有些凉意,丝丝滑滑地从脸边拂过,好像是在跟你窃窃私语,又似乎是在诉说着一个深藏多年的动人故事。

③“妈,你在找什么呢?”我一边搜着频道,一边问道。“噢,删短信呢,空间快满了……可看来看去都是有用的(短信)……”母亲没有抬头,继续翻看着那一条条尘封的短信,屏幕的光亮映照在她的脸上,她的眼睛显得格外的闪亮迷人。

④“不会吧,你的手机有500多条内存呢,总不会都是有用的吧……要不我帮你看看?”我放下手中的遥控器看着母亲,只见她仍在默默地阅读着短信,仿佛那里埋藏着幸福,埋藏着无数美好的回忆。

⑤“噢,不了,还是我自己来吧……”母亲还没有说完,她的手机便早已被我“夺”了过来。母亲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她最了解她的孩子,了解他的性格,了解他的好奇心,了解他的一切。

⑥窗外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一个爱的故事而感动而哭泣,透过和缓绵绵的晚风,我听见了老树的呼吸。我拿着母亲的手机仔细地翻看着。我惊呆了 , 500多条短信的发件人竟然会是同一人。霎时间,感动、温暖、惊愕、动容全都交织在了一起。

⑦“这些都是以前你在学校时发给我的,我一直都没有舍得删掉。”母亲接过手机说道,“这是你发给我的第一条短信,是问我你的学号是多少的;这一条是你第一天军训完后发给我的;还有着一条是你国庆回家途中发给我的……”母亲如数家珍地向我讲述着我发给她的每一条短信,每一条都是那么深刻,每一条都是那么清晰。

⑧窗外的风大了起来,远处传来一连串蛐蛐的鸣叫声,好似一位母亲正在召唤她那在外贪玩的孩子。

⑨我不由得拿起自己的手机翻看着,那些当初发给母亲和母亲发给我的短信大多都已荡然无存。只有母亲还能够完整地保存着两年前的曾经。当我们怀着儿时的理想在青春的舞台上奋力拼搏的时候,我们获得了许多,也遗弃了许多。而母亲则一直站在我们身后,默默地为我们捡起那些被我们忘记的过去。

⑩那天晚上,我什么也没有做,默默地和母亲一起翻看着那一条条似曾相识的短信,分享着幸福,分享着欢乐,分享着呼啸而过的青春。

  1. (1) 以下是同学们对第②自然段中“夺”字的理解,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我”很蛮横无理。 B . “我”对母亲手机里的短信很好奇。 C . “我”不尊重母亲。 D . “我”想帮助母亲删掉没有用的短信。
  2. (2) 第⑥自然段中,“我惊呆了”是因为:(    )
    A . 母亲手机里的500多条短信真的都有用。 B . 母亲舍不得删掉有用的短信。 C . 母亲手机里的短信并没有什么用。 D . 500多条短信的发件人竟然都是“我”。
  3. (3) 下列表述中,对第⑦自然段划线部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母亲对“我”发给她的每一条短信都非常熟悉。 B . 母亲把“我”发给她的每一条短信都当成珍宝。 C . 母亲的记性特别好,能够记住“我”发给她的每一条短信的内容。 D . 从母亲如数家珍的讲述中,能够感受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4. (4) 下面对第⑨自然段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我”没有完整保存母亲发给“我”的短信。 B . 只有母亲能够完整保存孩子的过去。 C . 我们在青春舞台上拼搏的时候有收获,有遗弃。 D . 我们在青春舞台上拼搏时遗弃许多,母亲默默地为我们保存过去。
  5. (5)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 . 《母亲的短信》是一个“动人故事”,动人之处在于母亲为“我”保存500多条短信。 B . 《母亲的短信》是一个“爱的故事”,母爱博大、深厚,500多条短信胜过千言万语。 C . 《母亲的短信》是一个“悔的故事”,“我”很后悔删掉当初“我”和母亲之间互发的短信。 D . 《母亲的短信》是一个“温暖故事”,“我”和母亲一起翻看一条条似曾相识的短信,互相分享,彼此温暖。
阅读并完成练习。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 (1) 这首诗的体裁是,唐代另一种著名的诗歌体裁是
  2. (2)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意万重:   复恐:

  3. (3) 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4. (4) 三、四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读音节,写汉字
shēn yōuxì nìbān bān bó bóyǎn liánjiāo nèn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 (1) 我们每个人不都从这件事中得到启示了吗?
  2. (2) 它(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3. (3) 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着歌。
  4. (4) 人们爱秋天,爱它的秋高气爽,爱它的云淡日丽,爱它的香飘四野。
  5. (5) 桂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课内阅读

片段二:

    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织女走,就跑过来拉住织女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只喊了一句:“快去找你爹!”

    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槽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1. (1) 读了画横线的句子,你感受到
  2. (2) 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织女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她
  3. (3)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联系课文,“老牛临死前说的话”指的是。这是一种的写作方法。
  4. (4) 牛郎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一情节安排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5. (5)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从“只能”一词可以看出
  6. (6) 用波浪线画出表现牛郎的“心急如焚”的句子,并试着读出牛郎的这种心情。
  7. (7) “这一天”夜晚,我们遥望天空,看到银河两岸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不禁吟诵起诗句:“。”
  8. (8) 读读画线的句子,想一想,牛郎、织女会说些什么?

    ①谈到儿女,织女说:“。”

    ②谈到老牛,牛郎说:““。”

    ③谈到王母娘娘,织女说:“。”

根据提示填空。
  1. (1) 秋夜,漫步在松林中,不时传来泉水叮咚的声音,我不禁吟诵起《山居秋暝》中的诗句:“。”
  2. (2) 人要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就得清心寡欲,要实现远大理想就得安定清静,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同样做事情要抓紧时间,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这就是“不饱食以终日,”。
  3. (3) 《长相思》是一首,作者是清代的,其中“”点明了作者身在行军途中,““一句则写出了将上的思乡之情。
  4. (4) 看到有的同学喜欢玩手机,荒废了学业,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白了少年头,。”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柳枝      的舞姿    的波纹 

 的声音      的流泉    的清风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铁骨      赏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