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四年级语文试题

填空。

“避”是结构,共画,第10画是

“铛”是结构,共画,第8画是

“揭”是结构,共画,第9画是

阅读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完成练习。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 (1) 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2. (2) 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3. (3) 短文开始连用了两个句,请你把其中一句改成陈述句。
  4. (4) 反复朗读,选择句子正确的含义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A . 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高深莫测(    ) B . 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    )
  5. (5)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②课文第3、4自然段运用对比的说明方法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③“呼风唤雨’’的意思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自然,随心所欲。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色。

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A.接触;碰;撞    B.触动;感动

①看了《西游记》,我感很深。

②他不小心了电。

③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耕—            肥—             归—          

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次。正是由于雨来,才

把正确字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削

B.消

C.俏

D.销

造句。

①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如果……就……                                                                          

②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总要……

阅读课文《火烧云》选段,回答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照样子,写词语。
  1. (1) 无缘无故  无     无
  2. (2) 摇摇摆摆      
  3. (3) 啪塔啪塔      
句。

①五颜六色鲜花花丛盛开了。②宽阔钱塘江笼罩着层薄薄雾。

读课文《小儿垂钓》,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蓬头稚子 学 ③垂纶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记得小时候,所有和母亲有关的节日,我都会很诚挚地为妈妈送上用彩笔绘制的贺卡,写一句“妈妈,我爱你”。每次,妈妈都搂着我,亲亲我,笑得很开心。

     很快,我长大了,一眨眼比妈妈还高了。

     可妈妈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了。工作压力,我的任性,种种原因,她常发火,有时发得有些莫名其妙,倔强的我不甘示弱地抵(dǐ)抗着。

      5月10日,母亲节,我本想拿出一个月的积蓄给妈妈买一束康乃馨,然而妈妈不知因为什么又冲我发了一通脾气,我很生气,当天我在花店门口,犹豫着,到底买不买,说实话,我还在生她的气。当时看来,要对她说声“妈妈节日快乐!”似乎就代表“屈服”,我不愿意。最终,我用一枚硬币作出了决定,正面买,反面走,硬币从指尖弹了出去,跃上半空。就在它即将落地的一刹那间我突然希望它是正面突然渴望妈妈的笑脸突然很想送她康乃馨哪怕只有一朵。可惜,硬币稳稳当当停在了反面,我更茫然了,作这决定真有这么难?我问自己。既然让硬币作了决定,就听天由命吧!

     临睡前,我的书桌上又放着一杯牛奶,不用说,妈妈默默地做了这一切。喝着牛奶,我忽然觉得难过,忽然体会到我对妈妈无形的伤害;忽然自责我竟用一枚硬币掂量了妈妈对我的爱!忽然非常想……

  1.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莫          

  2. (2) 读读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从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

  3. (3) 根据短文内容和自己的想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喝着牛奶,我忽然觉得,忽然体会到;忽然自责我竟用一枚硬币掂量了!忽然非常想对妈妈说:“ !”

读了《精卫填海》的故事,请你说一说,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根据所学课内知识填空。
  1. (1)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话,它了全文,点明了课文,起到了的作用。它告诉我们
  2. (2) 炎帝之,名曰。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3. (3) 书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一般书信的格式由称呼、六部分组成。写好的信,要寄出去,还需要写好
  4. (4) 面对南宋君臣不战而退,苟且偷安的行径,李清照思项羽抒豪情,写下了“生当作人杰,”的千古名句。
比一比,组词
 末
 偏 未
写出与画线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1. (1)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2. (2)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3. (3)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4.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 (1) 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    长夜漫漫    漫无目的

  2. (2) 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 (3) 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 (4) 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
  5. (5) 吐鲁番人用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栽种桃树、梨树,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有志气的人不一定是年纪大的人,年轻人中有,孩子中也有。

②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

③水流旋转的圆涡,螺旋形。

④跳脚呼叫,形容大怒的样子。

照样子写词语
  1. (1) 勃勃生机(AABC):
  2. (2) 热辣辣(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