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①图一:居民; 样式;
②图二:居民; 样式。
材料:《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哪怕商队到达目的地后剩下一丁点粮食,这点粮食种子在异地都显得十分珍贵,人们会把它播入土壤,让它发芽、开花、结果。早期中原的水稻、小米、大豆等就是由商队辗转驮运出境,传播到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的。而早期两河流域的小麦也是由商队辗转驮运到西域后再传播到中原的。
①都曾是反侵略的歌曲 ②都颂扬了传统文化
③都赢得了外人的尊重 ④都鼓舞了国人精神
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20 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 该材料最能体现
A . 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 . 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 . 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 .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美国使用原子弹
探究题。
材料一: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全球通史》
材料二: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成为一个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当时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通过三轮QE,成功地释放流动性压低了国债收益率,同时也推升了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和股市的价格。……此外,无论经济、社会还是居民个人层面的去杠杆化都基本回归到较为正常的水平,这些因素都指向一点,也就是,目前美国经济复苏的根基较为稳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反复的背景下,美国经济稳健复苏也许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1)材料一中所说的“美国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什么“美国革命”在欧洲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的“分裂”危险是通过什么战争解决的?试从两个角度分析这场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3)有人说:“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迟早会主宰世界。”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
阅读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回答有关问题:
产品项目 | 1913年 | 1928年 | 一五计划初步计划 | 实际完成数(1932年 |
煤(万吨) | 2910 | 3550 | 6800 | 6400 |
石油(万吨) | 920 | 1160 | 1 | 2100 |
生铁(万吨) | 420 | 338 | 800 | 616 |
钢(万吨) | 420 | 430 | 830 | 592 |
汽车(万辆) | 0.07 | 2.93 | ||
拖拉机(万台) | 0. | 4.89 | ||
棉织品(亿米) | 25.82 | 26.78 | 57 | 26.94 |
——《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从材料提供的数据看,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哪些特点?
(2)苏联工业化的结果如何?
(3)想一想,这种工业化结构会有何弊端?
新月沃地是古代重要的历史舞台,那时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中,创造了楔形文字的是
A.希伯来人 B.腓尼基人 C.苏美尔人 D.古埃及人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