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但还没有完成,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主题:诗句中的历史知识
卅年求富更求强,
造炮成船法仿洋。
左面的诗句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历史?
海面未收功一战,
总归虚度掷黄金。
“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
百日求新为图强,
挽救危亡看康梁。
为挽救危亡康梁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其性质是什么?
中山更要建共和,
天下无人奉君王。
左面的诗句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
有学者认为,二战期间政治领袖们说他们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发展,至少是促进部分人类的发展,于是他们获得了几乎无限的权力,这就是出现大规模杀戮的主要原因。该学者旨在说明:(   )
A . 战争源于领袖掌握权力 B . 法西斯专政是二战的祸首 C . 领袖并不能促进人类发展 D . 希特勒是二战的发起者
如图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他描述的是(    )

A . 造纸术的改进 B . “麻沸散”的制成 C .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A . B . C . D .
请阅读《新航路开辟图》,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第一个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谁?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太平洋,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谁?

  2. (2) 观察《新航路开辟图》,指出哥伦布航行的路线是哪条?

  3. (3) 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重要作用的中国古代发明使什么?

  4. (4) 思考与判断:下面内容是对哥伦布开辟从欧洲到美洲航路的不同评价。你认为他们说的有没有道理,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财富,加剧了我们的贫穷和落后,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使世界上原来彼此地区逐渐沟通起来;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从而推动世界的文明进程,是一个有功之臣。

公元前209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是(    )
A . 嬴政 B . 刘邦 C . 项羽 D . 陈胜、吴广
唐朝时期能从外地远距离、大批量运输粮食经过洛阳到长安,直接得益于(   )
A . 都江堰的修建 B . 大运河的开凿 C . 造船业的兴盛 D . 经济的发展
下列会议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的有(   )
①中共七大 ②中共八大③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礼部尚书对____的描述(    )

A . 郡县制 B . 科举制 C . 分封制 D . 三省六部制
 简要说明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历史功绩以及局限性, 并说出两位著名代表人物。

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在淄川城西创办淄川煤矿,采用少量机器进行生产。这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淄博的体现(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小敏惊讶的发现,除了是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石林地质公园和恐龙公寓。小敏踏上的这块土地是(    )
A . 陕西西安 B . 山东大汶口 C . 云南元谋 D . 浙江河姆渡
从下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①航线②是哥伦布开辟的

②航线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③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④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工商业经济迅速繁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0 世纪初 , 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坐轮船、火车②使用洗衣机③照相、看电影④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历史在设计着建筑,建筑在浓缩着历史。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19377月,在北京永定河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上,响起了抗击日寇的枪声,它见证了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英雄气概,这座桥是             

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这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选出历史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开天辟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转危为安

B开天辟地遵义会议转危为安

C焕然一新遵义会议光明前途

D焕然一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光明前途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  )

A.西班牙人          B.英国人          C.葡萄牙人         D.荷兰人

.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C.表明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距世界前列

D.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大锅饭山穷水尽,承包制柳暗花明”这幅对联涉及到的农村土地政策调整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            D.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宪章》规定: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材料二 联合国的创建过程

提出设想

1941年美、英签署《大西洋宪章》

名称由来

为应对法西斯侵略,1942年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公开宣告

1943年美、英、中、苏鉴署《普遍安全宣言》

确立原则

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及否决权

签署宪章

1945年51国开会并签署《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 1950年7月7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基本上是北约和华约集团对抗的格局。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联合国轮番使用否决权,致使联合国在重大何题上往往议而不决。
(1)据材料一指出,建立联合国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归纳推动联合国创建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发展初期的主要特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