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 新疆和平解放 D . 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
从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③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

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A . ①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日照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民主法治建设】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地位或作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择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 (2)

    【农业现代化】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l95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图二:l978—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你相信图一中的粮食产量是真的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你从图二获取了什么信息?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政策性因素。

  3. (3)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中国是何时重返联合国的?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

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 .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B .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 .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 . 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C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交织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大庆石油工人是(   )
A . 邓稼先 B . 雷锋 C . 王进喜 D . 焦裕禄
描写地下工作者以殊死搏斗保卫山城重庆迎接黎明的是(  )

A . 《青春之歌》 B . 《红岩》 C . 《高山下的花环》 D . 《将军吟》
时代呼唤改革,改革造就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  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中国的改革开放均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起点逐步深入……。

—摘编自苏格《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材料三  70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历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中国跨度,铸就了新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这样的跨度,源于一个先进的政党,源于一个优越的制度,源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新华网《中国跨度》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
  2. (2) 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腾飞的“外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我国是怎样“积极拥抱”的?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70年中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
至2004年底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   )

A . 102枚 B . 79枚 C . 112枚 D . 114枚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

A . “三不”政策 B . 海协会决议 C . 海基会决议 D . 江主席的八项主张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来了(中文翻译)”这里的“中国人来了”是指(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 C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 . 左宗棠收复新疆 B .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C .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 . 西藏和平解放
新中国工业领域的先进典型、被称为“铁人”的模范人物是(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雷锋 D . 邓稼先
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中这样写道:“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其中“妈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时间是(    )

A . 1984年9月26日 B . 1997年7月1日 C . 1987年3月26日 D . 1999年12月20日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之一。可是在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当时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952年底,除部分 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 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② ④ 

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请问该桥建在(    )
A . 武汉 B . 南京 C . 上海 D . 重庆
2017年是“一五计划”完成60周年。“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是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

A . 手工业 B . 轻工业 C . 交通运输业 D . 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