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展迅速,I995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截止到2002年,全球上网人数达2亿多。以下有关网络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 ②网络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的问世而产生 ③网络拉近于世界各地的距离 ④网络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 . ③②①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②③④
如图是《南方日报》刊登的一篇报道,报道中的现象反映了(    )

A . 大锅饭深受百姓欢迎 B . 农业丰收,粮食供应充足 C . 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 D . “共产风”的错误泛滥
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A . 1950 一 1952 年的土地改革 B . 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1953 一 1957 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下表是首钢1978年至1991年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出现表中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首钢改革与发展成就

年份

1978年

1991年

倍数

销售收人

14.51亿元

91.4亿元

6.3倍

实现利税

4.35亿元

29.26亿元

6.72倍

实现利润

2.99亿元

23.6亿元

7.9倍

A . 环渤海经济开发区设立的推动 B . 企业分配制度改革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根据以下谜面猜人物答题:

谜面一:他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谜面二:他带领兰考人民查风口、探流沙,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

  1. (1) 在材料一“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发起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一中所说的“缺点”给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 (3) 依照句子仿写出谜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谜底一:

    谜底二: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

[农民●革命主力]

材料一:(革命)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农村●坚实阵地]

材料二: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400余次

4.1万余人

1785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514次

5.9万余人

1265处

——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

[农业●发展基础]

材料三:

——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1. (1) 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贏得农民支持的原因。
  2. (2) 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3. (3) 分析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下列各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包括(    )

①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③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在经济上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B . 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
可是在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的某些领导同志针对的是(   )

A . 刘伯承、邓小平 B . 刘少奇、陈毅 C . 刘澜涛、陈伯达 D . 刘少奇、邓小平
阅读下列材料:

     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去几个月来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过去有些人怕社会主义这一关难过,现在看来,这一关也还是容易过的。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

请回答:

  1. (1) 材料中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哪一年?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

  2. (2) 我国是使用怎样“和平的方法”“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和“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

  3.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的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   )

A .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一周 B . 让世人关注的一周 C . 愉快的一周 D . 改变世界的一周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成果是(   )
A . 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废除了中国存在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D . 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我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的掌握了核技术,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 . 王进喜 B . 焦裕禄 C . 袁隆平 D . 邓稼先
威武之师,国防重器,主权象征,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所示我国出兵的目的是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谁?请列举一位英勇牺牲的志愿军战士。
  2. (2) 图二所示,我国取得了那一重大科技成就,开始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现今我国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进行核反击的是哪个军种?
  3. (3) 图三所示驻军是主权的重要象征,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具体日期是什么?两年后,我国又对哪一地区恢复行使主权?哪一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开辟了途径?
下图是乐山市行政区划简图,①、②地区实行的不同于图中其它地区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一国两制”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它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
(1)日本历史上改变其社会性质的两次改革-------( )
(2)俄国走向近代的转折-------( )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  )
(4)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 历史性的握手

  1. (1) 图片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2. (2) 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 (3) 为什么称其为“历史性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