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50年代,苏联著名桥梁设计专家西林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当这位桥梁专家在1996年去世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的墓碑后面,刻的就是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牢牢记取“文革”的历史教训,牢牢坚持党对“文革”的政治结论,坚决防范和抵制围绕“文革”问题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网﹣人民日报任则平
材料三: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①食物匮乏单调 ②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③野菜充饥 ④讲究绿色食品
探究一:奇异的悲歌
明朝时期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语)。
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外紧闭国门……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陷入更深的危机,清帝国终于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
探究二:奋进的乐章
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年 份 项 目 |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 624 | 20 370 | 102 398 | 421 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 | 1 826 | 7 073 | 28 762 |
探究三:激荡的交响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摘编自《国际商报》
材料一:下图拍摄的是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的场景
材料二: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后,外商投资企业纷纷追加对深圳企业投资,扩大规模,如日本三洋电机的增资总额为6272万,是最初的2至3倍,在增加投资同时,三洋电机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开始在深圳建立,随着深圳经济的持续发展,相信还会不断有其它国家进入投资。
——《深圳引进外资新动向》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讲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治国方略》
材料一:大会强调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贯彻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材料二:图一:“小、土、群”炼钢铁
图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