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拍摄的是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的场景 材料二: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后,外商投资企业纷纷追加对深圳企业投资,扩大规模,如日本三洋电机的增资总额为6272万,是最初的2至3倍,在增加投资同时,三洋电机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开始在深圳建立,随着深圳经济的持续发展,相信还会不断有其它国家进入投资。 ——《深圳引进外资新动向》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讲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治国方略》 (1) 材料一中的“公私合营”是对哪一行业的改造?哪一项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2) 材料二中“外商投资企业追加对深圳企业投资”与1992年制定的什么政策有关?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对改革开放起到怎么的作用。 (3) 材料三中邓小平讲话属于哪一理论的精髓?在哪一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讲话在当时中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4)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对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 答案: 行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创举:赎买政策。 意义: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②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用:日本三洋电机在深圳增大投资,三洋电机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在深圳建立说明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作用。 理论:邓小平理论。 会议:中共十五大。 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制定政策要符合中国国情。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