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如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七大 C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创造”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途径。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三: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元旦讲话依旧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表示不会屈服于压力。如此强硬的态度预示着今年两岸关系僵局在没有“九二共识”的情况下,将难以化解,两岸和平发展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势必增添不确定因素。

──中国台湾网

  1. (1) 材料一中这一“天才创造”指的是什么?香港是何时回归的?

  2. (2) 材料二中声声呼唤“母亲”的是谁?它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

  3. (3) 今天的台湾问题是如何造成的?材料三中“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

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双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三大改造尚未完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香港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分享了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这主要得益于(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 .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C . 香港毗邻深圳经济特区 D .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 . 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 . 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 . 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 . 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十五大 D . 中共十六大
32021年5月22日,网上出现这样一幅挽联: “毕生躬耕田园,杂交水稻终功成,华夏再无饥馑。济世何须阔论,不育三系升两系,寰宇同被恩泽!”该挽联悼念的是(   )
A . 王进喜 B . 邓稼先 C . 焦裕禄 D . 袁隆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巨大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

A . 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B . 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C . 已经建成了许多世界一流大学 D . 成为我国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

A . 邓稼先 B . 华罗庚 C . 袁隆平 D . 钱学森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之后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某校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开展以“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下面是活动的任务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参与完成。

【会址之行】

任务单一: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和遵义会议纪念馆后,思考并回答:

【古都之游】

任务单二:

在游览古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后,思考并回答:

【场馆之旅】

任务单三:

参观大包干纪念馆和深圳博物馆后,思考并回答:
【研学之思】

  1. (1)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 (2) 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 (3) 100年前,爆发了一场“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的爱国运动,最能体现此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4. (4) 70年前,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请你从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5. (5) 由小岗村农民的做法推广推广到全国的农村改革政策是什么?
  6. (6)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哪一重大决策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邓小平在这决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7. (7) 通过参加以上研学活动,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想。(至少写出两点)
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广西北海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 . 经济特区 B . 沿海开放城市 C .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 内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下列与此相关的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
A . 中共十二大—提出已经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 中共十一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 “南方谈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D . 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9年到2010年,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和新车销售国,年产销汽车达1800多万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 “一五”计划期间 C .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 改革开放时期
如图图片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图片所示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 .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 都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D .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受中央政府委派,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

A . 彭德怀 B . 林彪 C . 邓小平 D . 刘伯承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周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中央人民政府(    )

A . 力争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成功 B . 摧毁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C . 废除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 . 完成了对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
观察下表,我国1955和1956年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表(部分)

年份

1949

1953

1954

1955

1956

产量(亿吨)

1.13

1.66

1.69

1.83

1.92

A . 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B . 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 . 一五计划的全面推进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从这首战歌可以看出,抗美援朝战争(   )
A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C . 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 . 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是(   )
A . 三大改造完成 B . 中共八大召开 C .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 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