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陈同学在课后整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部分的笔记,其中出现了一个错误,请你帮他判断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 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B .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C .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 D .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以下学习主题归类不当的是(    )

A . 澳门回归庆──一国两制首次成功实践 B . “魔稻”袁隆平──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 . 太空《东方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D . 戈壁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
下列哪部影片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    )
A . 《井冈山》 B . 《平型关大捷》 C . 《血战台儿庄》 D . 《上甘岭》
数字见证辉煌巨变,数据凝聚奋进力量。下表是我国工农业主要产量增长速度表(1957年与1952年比较),据此推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工农业总产值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钢产量

煤产量

发电量

农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1957年比1952年增长(%)

67.8

210.0

83.0

296.0

96.0

166.0

24.8

19.0

26.0

年均增长(%)

10.9

25.4

12.9

59.2

19.2

33.2

4.5

3.7

4.7

A . 土地改革的进行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 八字方针的提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涌现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等。这主要得益于(    )
A . “双百方针"的实行 B .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 . “863计划”的制定 D .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新中国成立后,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九省通衢”的武汉不仅是国内多条铁路的交汇点,也是中欧班列(汉堡—武汉)的起点。3月28日,复工后的中欧班列(武汉)开启了常态化运营。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依靠的是(    )
A . 丝绸之路经济带货运大通道 B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货运大通道 C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资金支持 D .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 《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D .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 .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 .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 成为了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 . 结束了被侵略和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021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2周年。回顾西藏自古以来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汉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B . 唐玄宗时,文成公主人藏 C . 元朝设西域都护,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D .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下表是1998-2002年我国私营、国有和外资企业工业产值的比较。这三种类型企业产值的变化说明我国(   )

A .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 . 国有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 . 私营企业发展比较缓慢
民谣也是一定时期历史的真实反映,阅读三段民谣,思考问题。

民谣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这样的民谣:(贫雇农)有了土地分了房,翻身全靠共产党。

民谣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这样的民谣:豆子放了炮,玉茭上了吊,棉花戴了孝,谷子睡了觉……集体地里磨洋工,自留地里打冲锋。上地一条龙,干活一窝蜂,秋收一场空。

民谣三:20世纪80年代有这样的民谣:农民冒了尖,老九上了天。包干实在灵,人人有精神。病人起了床,懒人变勤谨。不用催,不用叫,农民种地早早到。

  1. (1) 上述三则民谣反映了建国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三次调整,请分别写出这三次调整的历史名称。

  2. (2) 出现民谣二中现象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3. (3) 民谣三中提到的“包干”率先开始于哪个地方?“包干”妙在何处?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请判断以下哪项运动体现了这一思想(    )
A . 大跃进运动 B . 三大改造 C . 土地改革 D . 文化大革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会议在上海法租界一栋石库门房子里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 通过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虽 然当时力量弱小,但中国共产党却把近代中国引上了新的航程,让艰巨而曲折的中国革命, 有了新的领导力量和坚强核心。

——陈旭麓《五四后三十年》

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采取决定性的行动,建立了自己的军队……随后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农村去发动群众,掀起了革命的新高潮……1936年中国共产党又智慧地解决了西安事变,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唤醒了千百万人满怀希望与信心,果敢地投入与日寇的战斗……而后又依靠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

——摘编自爱泼斯坦 《从鸦片战争到解放》

材料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张士义《从一大到十九大》

  1. (1) 写出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两个成就。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这两个 时期中国共产党任务的不同。
  3. (3)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成功走向复兴的原因。
从历史数据统计图表中可以直观感受到相应的社会发展动态。从下面图表数据的变化中可以看出(    )

A . 改革开放之后深圳的崛起 B . 深圳的发展前景比香港好 C . 香港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D . 深圳的发达程度超过香港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下列决议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有(    )

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 . 黄继光 B . 邱少云 C . 刘胡兰 D . 董存瑞
列举题

  1. (1) 列举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

  2. (2) 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3. (3) 列举出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的内容。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制 B . 统一劳动,统一分配 C . 大规模、大家庭 D . “一大二公”
2004年6月5日,美国前总统里根谢世。他于1980年就任美国总统时,中国与美国(    )

A . 建立外交关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B . 正在建立外交关系 C . 尚未建立外交关系 D . 外交关系已经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