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正式开始
②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③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④标志着我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材料一: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 中国 | 英国 | 美国 |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 18% | 4.1% | 2.8% |
增产400万吨所用时间 | 5年 | 24年 | 15年 |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如图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3.4%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私有制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 |
个体经济 | 71.8% | 7.1% |